第15章 第三次未來式會議 (第3/3頁)
大鬍子將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種計劃依舊需要保險,就像蒲公英一樣,需要很多的種子,才能確保文明在各處生根發芽,我認為的這些種子,可以是我們所有的行星發動機。”
會議室一陣沉默後,傅老脫口而出,說:“蒲公英計劃?”
崔旺覺得這個名字比較難聽,不過也點頭了,“行星發動機本身就具有推進能力,如果不是推動地球,它自己本身的動力是可以將自身推到很遠的地方,推力是足夠的,但我們現有的行星發動機是無法做到了,從建造結構上來看,它們不能脫離地面,獨自在宇宙中朝著固定的方向前進,現在也無法再對行星發動機進行大規模改建。”
他在紙上隨意畫了兩下,說:“下面,我說一下我的設想,如果我們的這一萬座行星發動機能夠像領航員空間站一樣,裡面承載著相同的火種計劃的備份資源,包括資訊資料庫,種子庫庫,冷藏受精卵之類的,如果在未來流浪地球的任何某一個階段,地球真就遭殃了,每一座行星發動機可即刻脫離正在爆裂的地表,雖然我並沒有希望全部都成功,起碼會有很多火種向著我們設定好的方向飛去,飛向多個恆星系統,或者都飛向一個或幾各最近的恆星系統,我記得行星發動機中有550W,利用人工智慧培育新的人類文明,那真是太悲傷了,我並不希望發生這樣的事。”
有人舉手了,問:“可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沒有辦法對行星發動機進行改建了,到時候所需的財力物力都是驚天的,如果非要改建的話,只能一座一座來,或者幾座幾座來,為了不影響地球的前進速度,按照我們曾經的建造速度計算,我們就按四座發動機來,啊不,十座!保守來說,十座行星發動機的改建時間為半年,一萬座,可就是五百年啊,五百年的時間!”
崔旺點頭,說:“您說的對,就算改建時間減一半,誰也沒辦法保證在這段時間裡會出什麼問題,這個呢,是我的設想,我們的北半球就像是蒲公英一樣,發著藍色的光,遇到危機大風的時候,行星發動機會隨著危機不可逆的程度,各自出發,我依舊相信我們有這樣的技術和能力的,但現在時間是不夠用的,我們不能在原有的行星發動機上改建,所以我是想著……在南極建造蒲公英行星發動機,以相控陣陣列的方式建造。”
“相控陣?難道……”
崔旺點頭,“對,您想到了,蒲公英行星發動機,在我剛才所說的構想中,以相控陣陣列的方式建造,是為了對其他的小型天體進行坍縮攻擊,在必要的時候進行攻擊,如果實在沒有辦法,還能立刻啟動火種計劃,大概是一千多座到兩千多座,具體我沒有計算過,平時蒲公英發動機是不執行的,但可以利用它們進行發電,而後利用地球環軌進行電力輸送,只要電壓足夠強,就能夠產生可以彌補地球磁場的磁場,如果有了電力的支援,我們在南極也能生活,並且建立相關的設施”
言簡意賅。
會議繼續開著,沉默又佔了大半的內容,甚至是更多,都在各自思考著地球環軌和南極發動機在未來具體會產生的作用是些什麼,有一件事情是非常肯定的,就是資源的消耗。
最後,未來式會議的成員基本上都是七嘴八舌說了很多,有時候想到必須馬上說出來,只能過嘴,不能過腦子,可能一過腦子,有些想到的東西會因為腦中兩套邏輯的衝突,而發生變化失去效用,在說了一堆之後,可能只記得幾個表達的重要內容。
周喆直將會議內容的總要記錄了下來。
崔旺又舉起了手,說了一段他自己的看法,令在座的人再次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