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陵後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先是一怔,“那後來呢?”
“後來的事情更蹊蹺,我那朋友說,和他同行的還有一個年輕的姑娘,發來照片一看,你猜是誰?”
說著,老齊便掏出了手機,我只是目光一瞥,便驚愕道:“這……林筱雨?”
“是啊,就是林小姐。”
“這怎麼回事,老穆帶著林筱雨去西南做什麼?”我大感疑惑。
“這事發生了以後,我也覺得疑惑,可沒想到,才過了幾天功夫,老穆的電話就到了,叮囑我不要洩露他的行蹤。”
“看起來,這件事情又變得複雜了!”我凝視著照片,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我出門給老季打了個電話,問他知不知道老穆的行蹤,誰知道老季竟然說他知道,而且對林筱雨和穆雲鶴在一起的情況也一清二楚。這下我直接火大了,質問他為什麼不告訴我,要不是老齊跟我說,我至今還矇在鼓裡。老季只是不鹹不淡地說現在還沒有眉目,等有了進展再說不遲,隨後便掛了電話。
“這裡面肯定有問題!”我對老季已經沒了信任,他瞞著我肯定有事,“穆雲鶴他們剛倒完印山大墓,就把目光放到了西南,莫不是在那裡得到了什麼秘密?”
“老齊,你把整件事從頭到尾再跟我說一遍。”我回屋對老齊說道。
老齊見我這麼上心,便說道:“我那朋友比老穆他們到得要早,事情的起因是一個月前,有一夥盜墓的在康川地區掘開了一座古墓,從裡面帶出一條‘鹹魚’。”
“鹹魚?”我詫異道。
所謂“鹹魚”,是一種對屍體的稱呼。盜墓者嘴裡的“鹹魚”,是指墓裡面未腐的屍身。從古至今,延長食物的保質期一直是人類繁衍的重要挑戰,為了能夠使得魚能長時間地儲存,會用鹽醃漬一下,高鹽度的胭脂品不易腐壞。而盜墓者將屍體說成“鹹魚”,就跟古代北方民族的屍體防腐風俗有關。
在歷史上,有運用鹽漬法處理屍體的手段。在公元十世紀,遼國人死後不論多遠都要運回家鄉安葬。遼國在東北地區,主要是契丹人,以放牧、打獵、捕魚為生,喜歡醃製鹹魚鹹肉。為讓屍體不腐壞,他們從醃漬中得到啟發,在處理屍體時也如此這般:先剖開肚皮,去除內臟,瀝去水分,然後使用加了香料的大鹽醃透,製成“鹹屍”。此即宋人文惟簡《虜廷事實》一書中所記載的:“其富貴之家,人有亡者,以刃破腹,取其腸胃滌之,實以香藥鹽礬,五采縫之,又以尖葦筒刺於面板,瀝其膏血且盡……”
“若僅僅是一個鹹魚,事情也不會驚動老穆。怪就怪在,當天夜裡,這條鹹魚落地成僵,十幾個人盡數斃命,所幸當地部隊及時趕到,將屍體焚燬,否則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竟然會有這樣的事情,這幫傢伙要倒賣古屍還是幹嘛?”
“關鍵就在於這裡,據我所知,這幫子人可是正兒八經的紅頂土夫子,能讓他們看上這座古墓已經讓人捉摸不透了,在他們手上竟然讓鹹魚落地成僵,最後都死於非命,簡直匪夷所思。”
“紅頂土夫子?”我也有些吃驚,“這紅頂土夫子怎麼又攪合進來了?”
“這就不得而知了,而且殭屍殺人之後,就一直沒有再找到蹤跡。”老齊長嘆道。
“那後來呢?”
“大概一週之後,有訊息說是在盤龍縣城以外的一座峽谷裡,追蹤到了殭屍的蹤跡。”
我一開始還不以為意,看著老齊驚訝中帶著期待的眼神,有些莫名其妙,問道:“你這是怎麼了,繼續說啊,看我幹嗎?”
“你難道就不驚訝嗎?”老齊問道,“當地足足找了一個禮拜的時間,這峽谷距離出事地點將近一百公里,沿途都是高山峽谷,這隻殭屍是吃飽了撐的跑這麼遠?!”
“哎呀,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