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8 (第1/2頁)
卿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果不然雲胡聽了,暗自悄悄鬆了口氣。他們跋山涉水地搬來府城,最要緊的就是謝見君上府學了,如今聽他說順利,自己也跟著心生歡喜,眼下豆腐坊的生意,雖算不得上乘,但已是比在村裡時,賺得多多了,如此,他們在府城安家落戶,便更是沒有後顧之憂了。
眨眼,
十月初十,府學開學。
衢州學府建校至今已逾百年, 無數楚才輩出。
學府外牆上是燙金刻的“博學,憤思,明辨, 篤行”八個大字, 據說是由當年建校時, 任職衢州的知府大人, 親筆題名。
學府內學齋近百間, 設有先師祠堂, 供奉著建校以來的先師先賢,所有初入府學的學子都要來這兒祭拜上香。
開學第一日,新生們在學齋裡聽完山長的訓話後,便由夫子引著,入先師祠堂, 行祭拜禮。
今年一同入府學的共有十位學生,除卻像謝見君這般成績兼優, 由知府大人亦或是當地縣衙舉薦而來的寒門學子, 亦有世家子弟和豪紳之子, 會透過別的門路進來。
往先師祠堂走的路上, 一身著素色長衫的書生忽而湊近謝見君身邊,小聲問道,“你就是今年院試的那位案首吧?”。
謝見君一怔,垂眸望著眼前這個只到自己肩膀處的瘦削書生, 點了點頭。
“我就知道是你,方才,我可聽著山長喚你名字了我叫宋沅禮, 是南陽鎮過來的,我家先生之前還拿你, 同我作比較來著”,那書生笑得眉眼彎彎,一雙圓眸清澈明亮,瞧著還有幾分稚氣未脫。
謝見君登時抿嘴笑了笑,只覺得這小書生年紀怕是不大點,性子同盧笙似的大大咧咧,挺招人喜歡。
“在下謝見君,見過宋兄”
“客氣客氣,叫我沅禮便是”,宋沅禮滿不在意地擺擺手,自顧自地跟謝見君嘮起了閒話,大多都是南陽老家的一些趣聞,一直到先師祠堂,他還巴巴地一直沒停嘴,惹來夫子一記怒瞪才耷拉下腦袋,不敢造次。
這先師祠堂乃是一間小室,四面掛著歷代鴻儒的題字,正中間是一處長桌,擺放著先師先賢的牌位。
謝見君等十位學生各分了三炷香,由夫子帶頭,躬身行禮三鞠躬,誦讀衢州學府祖訓學規,而後依次上前祭拜。
整個過程莊嚴且肅穆,誰都不敢出聲,一直到出了祠堂,才聽著身邊人紛紛鬆了一口氣。
夫子又引著他們將學府內轉了一遍,挨個介紹了膳堂、寢廬、藏書閣等地方,才回了學齋。
衢州學府都是小堂課,一間書齋僅有十人。謝見君挑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宋沅禮坐在他面前,其餘八人各自三三倆倆圍坐在一起。
因著早先就領了書本回來,夫子簡單訓了兩句話後,便帶著幾人開始誦背,謝見君有些不適應這種搖頭晃腦的誦讀,只一會兒功夫便覺得頭昏腦漲,好在夫子及時被山長叫走,他趴在案桌上,緩了緩神。
“我們書院,只有三歲開蒙的孩童才這般讀書”,宋沅禮顯然也沒見識過,兀自靠在椅子後背,同謝見君抱怨時,連語氣都聽著蔫蔫兒的。
“習慣就好了。你若是不舒服,只管同夫子說,我瞧著夫子也不是那不通情達理之人。”,謝見君見他臉色有些發白,像是身子不太爽利之人,便出聲關切道。
“使不得,這可使不得!我來府學讀書,青哥一再囑咐我要謙遜低調,我可不敢去觸夫子的黴頭!”,宋沅禮連連搖頭,好似想起了什麼驚恐之事。
“那”,謝見君剛要開口。
夫子去而復返,見他二人交頭接耳,當即就將人叫了起來,一人先給了一手板子,“把方才誦讀過的段落,背於我聽聽。”。
第一日上學就捱了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