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頁 (第1/4頁)
報紙糊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光看這些人每天在大太陽底下搬水泥壘磚塊的樣子,很難想像他們在社會上究竟都有著什麼樣的地位,羅蒙也無意去深究,他反正就是做自己該做的事,攢自己該攢的名聲。
隨著大批病人的到來,來這裡求職的人也越來越多起來,前幾天有個四五十歲的北方漢子上牛王莊找活幹,但他是個病人,身體不好做不了重活,留在院子裡跟老人們一起幹活也不太合適,四合院裡面的活計很多都是跟吃的東西打交道,羅蒙並不打算往那裡安排病人進去。
在經過交談之後,羅蒙把這人的身份資訊詳細地記錄了下來,又打電話到他們家那邊的街道辦做了確認,然後借了一頭牛給他,牛車是四合院裡的那些長工短工們自己動手幫他做的,這些人都挺愛木工活兒,偶爾也喜歡釘個桌子椅子什麼的,這回有機會挑戰牛車,更覺得樂趣無窮,完全把它當興趣做,那北方漢子卻感動得不行,一把年紀人高馬大的,當場都哭了。
之後他就在水牛鎮附近的村子裡租了個房子住下來,每天趕著牛車出去拉點活,賺得雖然不是很多,但也足夠他自己一個人的吃住花銷了。
最近水牛鎮附近的村子裡,把房子租給那些前來看病的病人以及家屬們的村民有不少,村子裡的房子比較便宜,而且獨門獨戶,出入也都不用看房東的臉色。這樣一來,這些人每天來來去去的,當然也會需要交通工具,這其中牛車就是很好的選擇,夠便宜,雖然特別慢,但病人們一般都不太缺時間。
-
「大姐,你這得的是啥毛病啊?」
清晨,一輛牛車緩緩行駛在山間的泊油路上,趕車的漢子操著一口北方口音,和一個老阿姨搭話,車上這時候還坐著其他幾位乘客,也都是從剛才那個村子出來的。
「肚子裡頭長瘤了。」那老阿姨的口音,聽著像是沿海地區的人。
「開刀沒啊?」趕車的漢子問道。
「前幾年開過一次刀,最近又不大好,醫生說二次手術的話,風險就要增大,我這一把老骨頭的,總覺著自己還沒活夠,不死心,來這邊看看,興許還能有指望。」那老阿姨說話慢慢的,看起來怪斯文,就是這些話叫人聽著心酸。
「你可別洩氣,肚子裡邊長瘤的話……要不你先去找那個黃文泉黃大夫看看嘛,我這幾天聽人說,那個大夫就是看瘤最拿手,就算看不好你也別著急回去,換個大夫繼續看,病這玩意兒啊,你說要是摸對了門了,那個藥一旦對了癥結,嘿!那好起來可快得很!」這漢子每天趕著牛車,接觸的人也比較多,訊息靈通。
「我不著急,兒女都大了,自己也退休了,就是不知道那點退休金夠不夠我看病的,不行改天我也找點事情做,每天都這麼閒著也不是個事兒。」老阿姨說道。
「你還有退休金呢。」那漢子的語氣中不無羨慕。
「你是有困難嗎?聽說他們水牛館有個免費醫療的服務,到時候你去問問啊。」那老阿姨也是好心。
「這個我也曉得,嗨,你們這些人沒窮過是不知道啊。」那漢子嘆了一口氣,說道:「當初那真是感覺沒路走了,看了七八年的病,家裡的錢也花完了,還欠下不少,兒女都被我拖累了,媳婦如今也不年輕了,每天還在外面打工那麼辛苦……前陣子,從前給我看過病的一個醫生給我打電話,讓我上水牛鎮試試。轉天我自己一個人帶了車費就從家裡出來了,我也是想清楚了,是死是活,反正都不能再折騰老婆孩子了。」
「哎,你可別這麼想,什麼都沒有人命重要,我愛人當初也是走得急,但凡只要能有一點點希望,傾家蕩產也是要治的。」那老阿姨看起來斯斯文文的,這話說起來卻很是硬氣。
「嗨,我那婆娘也是這麼說。」那趕車的漢子說道:「那時候剛來水牛鎮上,我也是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