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黑斯廷斯先生高屋建瓴痛陳利弊 (第3/3頁)
趨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紀對發生在英國類似事件的評價就非常的貼切:不列顛的大多數激進派把革命看作是一類群眾運動,也許會造成小規模流血事件,但主要目的是逼政府讓步,而不是推翻政治體系。
我們目前已經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卓越的政治體系,並且公眾也沒有強烈的慾望去推翻他。就好比這一次海德公園的騷動,那幫工人雖然嘴上喊著‘打倒威靈頓,掀翻託利黨’,但歸根到底,他們想要的無非也就是選舉權而已。
我始終認為,1812-1821年這九年間出現的大規模工人暴動和血腥鎮壓事件,有一大部分責任都必須要歸咎於時任內務大臣西德默斯子爵亨利·阿丁頓和不成熟的內務部線人體系。
我不知道子爵閣下是由於情報錯誤,還是出於主觀動機,他將許多正常的遊行活動也誇大成具有煽動意圖的殘暴騷亂,是讓人感到恐懼的叛國行徑,會動搖政府的根基。
這也造成了一系列流血事件的發生,並使得公眾對於託利黨內閣產生了不信任感與疏離。
例如1816年的泰勒起義就是一個相當典型的例子,當時曼徹斯特市泰勒地區的礦工們最開始只是以和平方式提出抗議,要求提高工資和改善工作條件。
但曼徹斯特當局對於這一突發情況並未及時處理,既沒有協調礦主與工人的談判,也沒有安撫工人情緒。而是等到事態激化,工人開始焚燒工廠、打砸機器後,才著急忙慌的上報內務部和內閣,要求出動軍隊鎮壓行動。
至於1819年發生的彼得盧事件,則又是曼徹斯特市政府無能與低效的一大體現。而彼得盧事件又直接導致了1820年卡圖街密謀的發生,如果不是發現的及時,當時的內閣成員可能要全部死在斯彭斯波博愛主義協會的手裡。
所以說,我認為LPS的主要任務應當設定為‘早發現,早治理’,培養專業化的潛伏臥底人才,早期的僱傭制線人機制必須進行改革並逐漸取締。
最終達到建立起社會不安定因素與內務部之間的單向情報渠道的目的。當然,雖然這種‘溝通渠道’,工會未必會願意就是了。”
亞瑟說到這裡,忽然感覺身後好像有什麼人彷彿正在盯著自己。
他猛地感覺肩膀被壓得一沉,他扭頭看去,那是挑起了眉毛的威靈頓公爵。
威靈頓笑著問道:“小夥子,你真的不考慮選個議員為託利黨效命嗎?或許我可以考慮在我的領地上,為你留出一個多餘的議員席位。”
亞瑟聽到這話,先是一愣,旋即笑著回道:“公爵閣下,我沒有那方面的才能。況且,我還是個警察,我根據蘇格蘭場的內務條例,不為自己預設政治立場。就像是您和皮爾爵士所期待的那樣,我和其他的蘇格蘭場警察一樣,都只是微不足道的社會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