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第1/2頁)
臨安教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白建業看向白秉臣,目光微動,問道:「若你為白成澤,心中忠義,是忠國還是忠人?」
這輕輕一問,卻似叩擊白秉臣的心門,讓他為之一顫,隱約感到有什麼想法破土而出,卻說不清楚,道不明白。
白建業沒有等他答案,繼續道:「丁鋮交付玉璽後,穆德帝封其為侯,封地濮陽,封白成澤為將,欲收其為羽翼。白成澤知穆德帝心性狠絕,執意要送丁鋮入封地後再回朝拜將,果然在途中,穆德帝派人伏擊,欲擊殺丁鋮。白成澤護住丁鋮,舉兵抵抗,盤踞關口三月不退,逼迫穆德帝退讓。權衡利弊下,穆德帝不願在此處耗費太多兵力,選擇退讓,放丁鋮入封地。」
「經此降而復叛,穆德帝感念白成澤忠勇,又忌憚其忠勇,不知該如何安置。輔帝閣先生獻計,命白成澤守旌州雁子關,雁子關內就是丁鋮的濮陽封地,念其對舊主之情,定會誓死守護黎國北防。果然,丁鋮百歲無疾而終,白成澤守邊防未敗,直到丁鋮逝世後第二年,方長辭世間。」
白建業言及此處,才伸手撫摸著那枚玉扳指,道:「當年白成澤護丁鋮入關,分別之際,丁鋮褪下手上玉扳指,贈與白成澤,眼中含淚,言:&ot;我生來不是雄主,可君卻是自古難見的賢臣。是我拖累,致使君反覆奔勞,謀靖國大計。雁子關一別,此生恐再難相見,念及往昔,五內茫然,心有惶惶,恐負君之忠義。特贈扳指,謝君護我十二載,就此別過,天涯路遠,萬望珍重。&ot;」
「白成澤回道:&ot;十二載君心未疑,臣蒙此殊榮,古往今來,莫有前人,更無後者。怎敢不盡心竭力,以報陛下恩德。&ot;」
隨著白建業低沉的聲音補全白家族譜上的這句殘言,白秉臣似乎能隔空看見,城牆之上,君臣二人依依惜別的場景,十二載朝堂相對,君臣一場,都寄託在這枚玉扳指上,兩人相對作揖,終是站在同高處,行了一個平禮。
白成澤站在城牆上,看著丁鋮在兵士的簇擁下縱馬離開,像極了多少次金鑾殿上自己接過虎符,丁鋮領著文武百官,送自己出徵時的樣子。
無數次,這個不諳權謀、純粹地將一片江山交付在他手上的皇帝,送走他的背影。而這一次,白成澤看著這個帝王的背影,直到他消失在地平線的盡頭,消失在他的眼際裡,才轉過身來,握緊手中的長槍。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願以手中長槍,護我靖國主君最後一程。
白秉臣的目光再次投到這枚玉扳指上,眼中情緒早就大不相同。
「白成澤大限將至,立下規矩,為保白家延綿,免受忌憚,白家男子習文,不專武事;為免白家兵法武功失傳,白家女子習武,自此百年,皆遵從先祖遺志,未敢忘矣。」
白建業的目光重新聚集最高處的那個牌位,那是塊無字牌位,白秉臣也曾問過自家先祖是何人,可白建業從未回答過。就在今日,他將昔日閉口不談的過往一一道出,倒像是時間緊急,隱隱有託付之意。
「於國,先祖護得靖國百姓免受戰亂之苦,於君,先祖護得舊日國君百年安康,於家,先祖護得白家綿延至今。聊此一生,白成澤的忠義家國已經做到極致,無人可出其右。唯一遺憾的是,他放任自己的名字在史書中踐踏,獨自承受不忠舊主,不敬新君,身為靖國大將不戰而降,身為黎國之臣又降而復叛的汙名。」
「也正是如此,白家有此舊名在冊,從未受到黎國君主的重用。這也是為何你說自己在學堂之中,屢受排擠的原因。在他們這些世家的眼中,我們根本算不上黎國之民,即便已過百年。」
平都中有開設給朝堂子弟讀書的學堂,白秉臣自旌州到平都就入學研讀,可是學堂中的人對他要麼避之不及,要麼對他滿含譏諷。白秉臣原本以為,這是由於自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