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頁 (第1/3頁)
荔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放這兒爺爺就輸啦。&rdo;太上皇費力地把手抽走,又道,&ldo;等。這種兩方互相耗著的事情,就等。&rdo;
&ldo;……等管用嗎?&rdo;謝遲十分疑惑,太上皇笑道:&ldo;你要相信自己身邊有明事理的忠臣。他們在涉及一己之力的事上,可能會猶豫,會搖擺不定,但終歸還是會做出利國利民的選擇。&rdo;
作為一個帝王而言,謝遲還是太年輕了。在事情辦得不順的時候,他容易下意識地覺得自己在與群臣對立,覺得只有自己是在顧大局。
但其實不是這樣的。任何一個朝堂上,都會有良臣,而且大多數時候良臣都要比奸臣多。他們會和他一樣心懷天下,一樣希望黎民百姓都能過得好。
這些良臣在關鍵的時候總會站起來的,只不過當事情關乎自身時,是個人都會有所徘徊。謝遲現下就是太急了。
&ldo;放這!!!&rdo;妙妙執拗地總想往一個空著的地方落子,看皇爺爺總繞著那裡走,她就有點急了。
&ldo;好好好好,放這放這!&rdo;太上皇沒辦法,只好往那個地方落了一顆,手收回來後就戳妙妙的額頭,&ldo;你是來幫著你父皇贏我的吧?&rdo;
&ldo;嘻嘻嘻嘻……&rdo;妙妙高興了,心滿意足地倒在了爺爺懷裡。
結果謝遲心不在焉的,也往那沒必要的空子裡落了一顆。
接著他又瞬間反應過來,不禁慘叫了一聲,又自嘲地嗤笑出來。
&ldo;心不在焉的,就別下了。&rdo;太上皇擺擺手,謝遲點點頭,把手上剩餘的棋子丟回了棋盒裡。
說實在話,太上皇的這番話,謝遲真沒信。他覺得太上皇太想當然了,人心這種事,怎麼說的好呢?
然而又過了幾天,他還真收到了一封自請不在世襲罔替的奏章,只不過是忠王上的。
謝遲因此而欣慰了一陣,卻又有些無奈。因為忠王上奏章沒用,他是異姓王,跟宗親是兩碼事,他來開這個頭宗親們也可以當看不見。
而且,忠王的爵位不能降。忠王一爵的世襲罔替,是世宗皇帝當年明明白白下旨定下的,是因為頭一位忠王的忠心。這是一種對臣子的嘉獎,後頭的皇帝不能無緣無故給撤掉。
所以謝遲把陸恆召進行宮來解釋了一番,跟他說這事不成,不能從他這兒開刀。
陸恆聽完直嘆氣,苦笑說:&ldo;臣頭一回恨自己不姓謝。&rdo;
當年廢太子還在的時候,多少人在說他如果姓謝就好了,大齊會有個明君,他都只是聽聽便作罷。眼下這事鬧得,他卻真有些搓火。
朝廷都窮成什麼樣了,這幫宗親還真能安心坐享民脂民膏?也不想想若是哪天大齊沒了,他們還上哪兒去享清福?
如此這般,又過了兩天,謝遲便聽說讀書人之間最近在流傳一篇出自於忠王之手的文章,裡面破口大罵宗親們不識大體不顧大局。
結果這篇文章,把一直在猶豫不決的謝逢給罵了出來。又過了一天,謝逐的摺子也送了進來。
三個人都知道這事利國利民。先前沒吭聲的原因也都一樣,怕挨其他宗親的罵。但忠王的文章一出來,文人們又跟著口誅筆伐了一番,他們覺得挨誰的罵不是罵啊?那還是讓自家人罵比較好,不能在民間留罵名。
謝遲一邊看他們的奏章一邊聽他們抱怨忠王,笑得一臉複雜:&ldo;忠王那文章,罵得有多狠啊?&rdo;
&ldo;……單是想想沒有宮人敢呈給您看,您大概就知道了。&rdo;謝逢撇嘴道,&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