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第1/3頁)
荔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唉,殿下!&rdo;太傅薛成已經年逾六旬,一看太子這樣沉溺聲色犬馬就頭疼,沉嘆道,&ldo;陛下年前才對殿下發過火,殿下總該收斂一些。&rdo;
太子倒笑了一笑:&ldo;孤有分寸,這是因為昨天上元,才稍放縱了一些。太傅急著趕來,有事?&rdo;說罷請太傅落座,讓宮人上了好茶。
薛成嘆息:&ldo;半個時辰前,陛下傳忠王進宮的事,殿下可知?&rdo;
太子一怔,搖頭:&ldo;不知。不過陸恆時常進宮,有什麼稀奇的?&rdo;
&ldo;這回是為您兄長祭禮的事!&rdo;薛成說著直搖頭,&ldo;皇長子殿下亡故十年了,臣之前就覺著,今年必要大辦。可萬萬沒想到,陛下竟讓忠王主祭,還說讓忠王選幾個比皇長子殿下年紀小的宗室子弟同往,可沒提讓殿下您去。&rdo;
這話說完,太子也心頭一緊。
這確是不大正常,畢竟他才是皇長子的親弟弟。兄長祭禮不讓他主祭,就算他自己並不甚在意,滿朝文武會怎麼看這事?天下人又會怎麼看這事?
太子連忙問道:&ldo;太傅覺得我該如何是好?&rdo;
薛成鎖起眉頭沉吟了半晌:&ldo;臣也不知如何是好。不過好在時間還有月餘,殿下大可再看看。若有機會,主動向陛下提及一二也不是不可以,您畢竟是皇長子殿下的親弟弟,去為兄長盡心也是應該的。&rdo;
太子思量著連連點頭,又好好地向太傅道謝,弄得薛成心情頗為複雜。
太子雖風評不好,但素來都還尊師,所以薛成一直也沒請辭不做這太子太傅。
只不過,唉……
若皇長子還活著,太子之位就不會是他的,一切都會是另一番光景。饒是薛成也不得不承認,皇長子比當今太子要明理得多,必能成一代明君,只可惜造化弄人!
廣恩伯府裡,葉蟬也忙碌了起來。
府裡多了五百戶食邑的稅收,大家都可以過得寬鬆一些,用度份例全要調整,得她來安排。
她原以為年底再安排便是,因為這稅應該一年一算。結果大約是戶部官員覺得謝遲有前途,想結個善緣,就說頭一年先按季度送來,好讓府裡寬鬆一些。
葉蟬就悶在屋裡算了整整一天的帳。她在家裡並沒有管過這些,上手自然有些困難,好在有劉雙領和謝周氏身邊的鄭嬤嬤來教她,她才不擔心出錯了。
算完她發現,日子真的好過了很多啊!
就拿布匹來說,按原本的俸祿,她這裡是每一季八匹布,其中還有一匹粗布、一匹只能做裡衣的薄細布,其他能做衣裙穿出門見人的綾羅綢緞一共就六匹。好像是不少,可是夏天的衣服得一天一換啊,冬天棉衣又基本都要穿到春天再拆洗啊,碰上陰雨天衣服不容易晾乾啊……六匹布做的衣服也就是將將夠用。
容萱那邊比她還少兩匹,一共六匹,除開粗布薄細布只有四匹。謝周氏身為長輩一季也就十匹,同樣包括粗布薄細布各一。
有了食邑的稅收之後,二老那邊的用度直接翻了個倍。她這裡,鄭嬤嬤的建議是也翻個倍,不過她覺得粗布和做裡衣的細布是夠用的,就只多算了一倍做外衣的綾羅綢緞。容萱那邊她也是這樣給算的。
除此之外,從首飾到擺件,各處的開銷也都可以適當加兩到三成;用作零花的例銀二老那邊各添五兩,她這裡多添三兩,西院多二兩。
看病和宴請之類的問題預留一百兩。
各種婚喪嫁娶的隨禮,也另外預留一百兩。
看著日子奢侈了不少吧?結果一年竟然還能結餘出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