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第1/2頁)
嬉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誰知, 杜衍卻突然開口道:「截斷的蠟燭,你和明修還能偷藏著吃了不成?」
明思一縮脖子,隨後又一臉不解地望向自家公子。
咦?公子連頭都沒抬,怎麼就能知道,這蠟燭被他截掉一塊呢。
杜衍的目光仍沒離開攤開的案卷,他落下最後幾筆,將修改了幾版,最後得到陛下首肯的科舉新策全部書寫完畢。
這卷宗明日呈給皇上,這之後中書省再擬定如何落實,相信很快就可以實行了。
書房內燭火通亮,他入仕為官後幾乎每晚都會坐在這桌案後。燈架的位置,燭光的變化,他早已熟悉,那燭光打在筆桿上高低延展的影子會如長短,他再清楚不過。
這肯定是明修的主意,為了讓他早些歇息,他的這兩個近身侍從可謂是費勁了心思。
果然,明思見事情敗露,乾脆再次勸說道:「公子,你就早些歇息吧,這大虞國的政務也不是你一個人一晚上就能做完的,天天要到深夜才能歇息,第二日又要早早起來上早朝,這身子可如何能受得了。」
這話杜衍早就聽得膩了,一邊檢查著卷宗一邊道:「知道了,你和明修先去歇息吧,有事我會喚你們的。」
又一次敗在公子手裡,明思已經麻木且認命了,只是仍滿腦子百思不得其解地離開了書房。
不知過了多久,杜衍滿足地將卷宗放置一旁,又拿出一旁他早已寫好的奏章翻看起來。
這裡面是關於宗室應舉的提議,他知道這些可比改革科舉新政要難得多,阻力也更大,如果在上朝之時提出,還不知會引來多少咒罵反對,但當今皇上是位胸有溝壑的明君,能明白這項舉措所帶來的益處,以及解決宗室累重繁冗的必要性。
大虞國雖豐饒富庶,但社會中同樣也存在著不少問題與弊端。
杜衍放下奏章,開始慢慢磨著墨,國富民安固然可喜可賀,但相對地享樂之風盛行,奢靡之習似是愈演愈烈,上到高官權貴,下到平民百姓,越來越以門面排場來論事交往,長此以往,國之根基危矣。
他心中條分縷析,有理有據的言語似是自發地排成了行,鬥志激昂地等待著去戰鬥。
筆尖懸於紙上,卻許久未落下。
杜衍目光微微有些發直,他又將筆置於架上,想了想從案頭邊緣抽出一支紅木筆盒。
筆盒樣式簡單,只在正面泛著光澤的紅木上陰刻了一株蘭草。
杜衍開啟盒子,將他隨手放進去的簪子又拿了出來。
這支他被迫「撿到」的簪子就這樣被他從春日宴帶了回來,又因為沒有合適的地方安置,只得暫時放在了筆盒裡。
這著實是一件尷尬的事情,他不認得那娘子,也不知她是哪家的女兒,這簪子要如何還給人家?
也不能就這樣隨手丟棄,他一個男子生生對一支簪子束手無策。
此刻之所以又想起這簪子,全是因著這簪子的樣式著實奇怪。
如果是那些鑲金掛玉的簪釵,他看過一眼,大約不會再看第二眼了。
但是這支簪子之所以讓他印象深刻,提筆之際還能躍入腦海,完全是因為簡單之中,又讓他十分好奇。
他修長的手指捏著簪身,在通亮的燈下細細觀察。
綠色石珠雖然和上下的花托依然契合完美,但仍能看出花托內裡的石珠顏色與裸露在外的並不一致,這顆簡單的石珠應是被重新打磨過,簪身材質堅硬,並不是尋常的銀簪針,最讓人不解的是簪針尖端那回鉤的設計。
杜衍用指尖輕推卡扣,回鉤開啟,裡面鋒利的回刃便清晰可見。
侍郎大人奏章也不寫了,坐在桌前足足研究了一刻鐘。
最後,他看了一眼案前的燭燈臺架,隨著時間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