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周建德微微張著嘴巴,好片刻時間,才從這略顯詭異的情況下回過神來,無比好奇的問道:“你怎麼記住這些內容的?”
“我接觸針灸四十多年,每隔幾天都會拿出以前研究過的醫書看上幾次,每次都有新的收穫,其中的內容我也記得一些,可也只是極少數的內容,而且還記得不是那麼清楚。
你剛剛說的,涉及多本醫書,內容雖說都是關於針灸的,可你主業是中醫內科,關於針灸的都記的這麼清楚,那內科方面的知識豈不是記得更清楚?”
周建德怎麼也無法相信,一個才接觸針灸不到十天的人,能夠記住針灸書籍中那麼多內容。
這不是一本書,而是多本。
而且,即便是一本書,別說十天了,就是給某個人一年時間,恐怕也很難做到像陸軒這般張口就來,一點頓挫都沒有。
古代的醫書,都是文言文寫的,不像普通話,記憶起來相對簡單。
一篇五百字的文言文,有時候比一篇數千字的普通話寫的文章更難記憶。
而醫書中,專業術語又多,記憶難度更大。
“可能這就是天賦吧。”
陸軒其實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只能都推給天賦了。
不過,面對陸軒這略顯隨意的回答,周建德反而一臉贊同:“也只有天賦能解釋了。”
“這些年,我其實對燒山火和透心涼都有一些研究。
不過涉及到的醫書太多,內容也不少,將這些內容整合到一起難度很大,從中找出這兩項針灸絕學的行針之法短時間內難以做到,不過倒也研究出了一些東西。
我接著伱剛剛說的說一點,透過對《針灸問對》的研究,我覺得“先淺後深”,“先深後淺”應該是指分部進退針,而“三進三退”與“三出三入”是指度數而言的論點,雖說內容矛盾,可卻給了後人很大的啟發。
此外,對燒山火是“令天氣入,地氣出”,透天涼是“令地氣入,天氣出”的認識,初步說明了這兩種針灸絕學所以能產生熱感或涼感的機理,還是比較有價值的。”
陸軒肅然起敬,心想周老不愧是甬城針灸大師,他能說的這麼明白,主要還是有心聲幫助,而周建德可卻完完全全靠的是自己對醫書的研究。
“對這兩項絕學有所研究的醫書,小陸醫生還知道多少?”周建德眼中充斥著求知慾,好不容易遇到一個對針灸也有所研究的中醫,他也是見獵心喜。
而且,最讓他驚喜的,還是陸軒對各類醫書的瞭解,堪稱傳奇。
似乎就沒有他不記得的內容,這樣的天賦,對於學習中醫任何一項技能,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哪怕是他,也是羨慕無比。
此刻,更是希望能夠跟陸軒多討論幾句。
哪怕知道陸軒接觸針灸不久,可在周建德看來,這都完全不是問題。
以陸軒的學識,和對針灸的瞭解,一些接觸針灸十幾年的老中醫恐怕都沒他這種本事。
再加上聯南中醫會館這邊,其他醫生對針灸研究很少,他平時想找一個人討論討論都難。
至於其他中醫院的那些醫生,說實話,他根本看不上。
連聯南中醫會館的邀請都收不到,根本達不到他的要求,所以這些年他基本上也都是關上門自學,除非出去交流,才有機會探討一番針灸的未來和發展。
如今遇到陸軒,哪裡肯輕易放陸軒離開。
特別是知道陸軒是聯南中醫會館坐診醫生的情況下,更不願意輕易結束了。
現在陸軒剛來,還沒人掛他號,才有閒工夫來他的針灸診室轉悠,等過段時間,有患者開始掛陸軒的號了,可就沒空過來了。
周建德也是抓緊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