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果脾胃功能減弱,人體的生長發育、新陳代謝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因而,古代養生家特別強調“胃氣”的重要性。
我國古代最著名的醫學家華佗便曾說“胃者,人之根本;胃氣壯,五臟六腑皆壯也……”
《內經》一書你也看過,其中就有這麼一句“人無胃氣為逆,逆者死”。
可見,人要養生,要延年益壽,必須保養胃氣。
總而言之,脾胃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調理脾胃是防病治病、養生保健、延年益壽的主要措施之一。”
說到這裡,陸軒頓了頓,看了眼依舊有些不知所云的幾人,繼續說道:“說白了,胃氣就是飢餓感,嬰兒餓了,就會哇哇地哭;小孩餓了,就會鬧著要吃飯;成年人餓了,就會主動去吃飯;病人要求吃東西,那就快痊癒了,像這些情況都是飢餓感的表現。
所以說,人體的最大弱點就是消化吸收能力很差,這也是人體最容易被傷害的,因此保持旺盛的飢餓感才是求生的先決條件。
存得一分胃氣,保得一份生命,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通俗易懂的解釋,讓季修文恍然大悟的同時,也是對老同學的知識淵博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從他來到衛生院開始,這位老同學就好像徹底地換了一個人似的。
畢業前的形象徹底在腦海中顛覆。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季修文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這是他的老同學陸軒。
不過,驚訝地同時,也是慶幸無比。
也幸虧是自己的老同學,不然又有誰會跟自己說的這麼詳細?
不懂的時候,儘量選擇一些通俗易懂的話來解釋。
“而食管癌的治療,又分四種情況,不同的情況,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
陸軒繼續向季修文和蘇可楠兩人介紹起來:“一為痰氣交阻,痰氣交阻的患者,往往舌質紅,苔薄膩,脈弦滑。吞嚥時自覺食道梗塞不舒,胸膈痞滿,甚則疼痛;情志舒暢可減輕,精神抑鬱則加重。尚可見噯氣呃逆,嘔吐痰涎,口乾咽燥,大便艱澀,治療時當開鬱化痰,潤燥降氣。
二為津虧熱結,這類患者舌質紅而幹,或有裂紋,脈弦細數,吞嚥梗澀而痛,水飲可下,食物難進,食後大部分食物吐出。尚可見胸背灼痛,形體消瘦,肌膚枯燥,五心煩熱,口燥咽乾,渴欲冷飲,大便乾結。對於這種情況,又以滋養津液,瀉熱散結為主。
三為瘀血內結,此類患者常舌質紫暗,或舌質紅少津,脈細澀,吞嚥梗阻,胸膈疼痛,食不得下,甚則滴水難進,食入即吐。而且可見面色暗黑,肌膚枯燥,形體消瘦,大便堅如羊屎,或吐下物如赤豆汁,或便血。此形便虛破結行瘀,滋陰養血。
四為氣虛陽微,這類患者常表現為舌質淡,苔白,脈細弱,長期吞嚥受阻,飲食不下,面色白,精神疲憊,形寒氣短。可見面浮足腫,泛吐清涎,腹脹便溏。治療當以溫補脾腎,益氣回陽。”
一口下說下來,陸軒卻是並未打住,而是繼續說道:“不過,食管癌患者的情況雖有四種,但臨症用藥的特點卻又有相似之處。
食管癌的發生因臟腑氣血功能不足,性質為本虛標實,病位在食管,屬胃氣所主,津枯血燥而致食管狹窄、食管幹澀是其基本病機,所以治療時就需要注重養陰潤燥;多以沙參麥冬湯為主加減,此類藥物以沙參、麥冬、玉竹、石斛、生地、玄參為主,輔以黃柏、炒山梔、知母堅陰清熱。
其發生又多由情志不遂所致,氣機不暢,氣滯則血瘀。故在食管癌治療中需注意理氣而不傷氣,善用玫瑰花、佛手、綠萼梅等理氣不傷正之品,少用木香、厚朴、枳殼、青皮等傷陰耗氣之品。
而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在臨床上根據不同的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