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 (第4/5頁)
炒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笑了笑,“沒什麼。咱們家現在只是小門小戶的,沒那麼多規矩,什麼晨昏定省的,能免就免了吧。都在一個小小院子裡住著,只要和和樂樂,比什麼破規矩都要強。”
蕭靖北笑著拍李氏的馬屁:“我就知道娘是最大度、最開明不過的。”
鈺哥兒也機靈地應和自己的父親,嚷著道:“父親說的是,祖母是最好最好的。”
李氏忍不住笑彎了眉眼,彎下腰摟著鈺哥兒心肝寶貝的叫著。
芸娘見這祖孫三人說得熱鬧,便彎腰福了福,匆匆告退後向廚房走去。
廚房裡,王姨娘已經差不多做好了早飯。瓦罐裡的熱粥咕咕地翻滾著,冒著濃濃的熱氣。蒸籠裡的包子也蒸熟了,散發出饞人的香味。王姨娘正站在鍋旁炒著菜,一旁的小桌子上,已經擺放著幾碗炒好的小菜。
芸娘看到這一幕,不覺有些羞愧不安,急忙快步走過去幫忙,一邊歉意道:“王姨娘,真不好意思,起得晚了”。
王姨娘善意地笑了笑,“沒關係,你們年輕,又是新婚,多睡一會兒也是應該的。”
芸娘聞言越發臉紅,乾脆默不作聲地幫忙準備早飯。
吃過早飯過後,蕭氏一家人便開始準備晚上的年夜飯,宋芸娘帶著李氏、王姨娘一起包餃子。因前兩日剛剛辦了婚事喜宴,家裡的各色食材都很齊全。芸娘便將白菜、香菇、薺菜等餡料各調製了一些,準備與肉餡混合後,將各種餡的都包上一些,準備一餐豐富的除夕夜餃子宴。
宋芸娘原是南方人,又是養在深閨裡、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大小姐,以前在江南的時候,連南方菜都是隻會吃,不會做,更不要說是北方菜。只是,到了這北方邊堡之後,她迫於生計,跟著隔壁張氏,倒是學會了許多北方菜,這包餃子就是其中一樣。芸娘包的餃子,皮薄餡厚,大小一致,又圓潤可愛,排列在一起像一個個挺著肚子躺在那裡的小胖子。
李氏和王姨娘以前自然更是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情,此刻,都給芸娘打著下手。李氏調肉餡,王姨娘揉麵,連蕭靖嫻也不好意思閒著,坐在一旁裝模作樣地跟芸娘學著包餃子。
昨天蕭靖嫻偷聽了李氏和芸孃的交談後,徹底斷了重回京城富貴生活的念頭。她是審時度勢之人,既然明白重回京城無望,便只能重新做新的打算。她見芸娘深得李氏和蕭靖北的喜愛,又想著她以後在蕭家的地位只怕會越來越重要,便只好放下對芸孃的敵意,至少明面上不敢再冷言冷語,而是彆彆扭扭地裝出了一副親熱的模樣。
只是,她到底還是意難平,想著希望俱已破滅,人生無望,便生出了幾分心灰意冷之感,難免有些沉默寡言、鬱鬱寡歡。此刻坐在歡聲笑語的廚房裡,便顯得格格不入。她埋著頭狠狠地捏著餃子皮,發洩著自己內心的鬱悶。一旁的李氏和王姨娘對視了一眼,李氏本想敲打她幾句,猶豫了下,想著總歸是大年夜,不願破壞這祥和的氣氛,便忍了忍,沒有搭理她。
廚房裡,除了幾個女人,蕭家唯一的男子蕭靖北正高高捲起袖子,在砧板上剁著餃子餡,將一把菜刀使得虎虎生威。聲音蓋過了幾個女人的談笑聲,芸娘便不滿地瞪了他一眼。
方才吃完早飯後,幾個女人興致高昂地到廚房包餃子,蕭靖北也不願置身事外,跟進來要幫忙,芸娘便給他指派了剁餃子餡的活兒。蕭靖北倒也不負所托,拿慣了大刀和弓箭的手拿起了菜刀,倒也將餃子餡剁得細膩均勻又綿軟。
廚房裡忙碌的眾人裡,鈺哥兒是最歡快的一個。他臉上、身上都沾滿了麵粉,兩隻小手上更是黏糊糊的麵糰。他之前興致勃勃地鬧著包餃子,包了幾個,不是破了皮,就是漏了餡。芸娘怕他浪費糧食,便乾脆給他一小團麵糰,讓他在一旁捏麵人。鈺哥兒坐在一旁的小凳子上,埋著頭忙得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