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你以為誰都跟你一樣是妖孽嗎(三更結束求訂閱) (第2/4頁)
姜太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東西,可有一樣自己用的上的嗎?
沒有實踐,自己學的東西很容易就忘的一乾二淨。
陸軒淡淡的看了季修文一眼,繼續說道:“小兒的脈象不同於成人的28脈象,小兒的脈象一般劃分為浮,沉,遲,數,有力,無力六種即可。
但是這裡要需要注意的是小兒脈象的遲數是和大人不一樣,中醫脈象的遲數是根據大夫的呼吸來數的。
因為大人小兒呼吸不一致,所以小兒脈的正常脈象一般是大夫一呼一吸六下,跳五下一下是遲脈,七下以上就是數脈。這點是你們要切記,至於其他的脈象和大人其實就沒什麼區別了。
至於辨證……”
說到這裡,陸軒微微遲疑,隨後才緩緩道出:“我們都知道,浮脈在面板上輕取可得,代表病在表;
沉脈需要在筋骨之間取,代表病在裡;數脈一息7下以上,代表熱;遲脈一息5下以下,代表寒;
而小兒脈浮中沉三部都有力,代表實;小兒脈浮中沉三部都無力就代表虛。
這樣透過一分鐘以上的切脈,得出患兒的脈象後,一對比就能判斷出患兒疾病的表裡寒熱虛實,這種脈診方法其實診斷起來比大人脈診快捷很多。
當然,小兒的脈象雖然少,可這也是相對一些經驗豐富的中醫而言,新手的話,多少還是有點難度的。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種方法了。”
還有其他方法嗎?
季修文仔細在腦海中尋找著記憶,卻是發現腦海一片空白,不免對陸軒這話有些疑惑。
倒是一旁的蘇可楠在露出認真臉後,低聲說了一句:“食指絡脈診法?”
陸軒詫異的回頭看了眼蘇可楠:“你知道?”
蘇可楠微微頷首:“聽說過,不過知道的不多。”
得知蘇可楠只是聽說過,陸軒也不多問,而是轉頭看向季修文,卻發現季修文此刻仰頭看著天花板出神。
等陸軒繼續說話的時候,這才收回看向了天花板的目光。
“剛剛我有提到小孩子的脈象其實相對來說容易上手,為什麼?”
陸軒自問自答:“因為小兒初生,是稚陽體,臟腑清虛,他這階段的脈象一般比較單一,很少會出現兼脈的情況,所以特別適合脈診新手用來感受浮沉遲數等脈象的指尖感覺,這對新手來說是很好的脈診學習方法。
而剛剛蘇可楠同學說到的食指絡脈診法又名觀脈法,它是由《靈樞》診魚際絡脈法演變而來的,該方法最早是出自唐代王超所著《水鏡圖訣》,後世醫家以脈紋形色辨別疾病都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而來。
我們也知道,絡脈是手太陰肺經的分支,而小兒面板嬌嫩,絡脈容易觀察,所以觀此絡脈和把手腕寸口脈的寸關尺有異曲同工之妙,一樣能知道小兒病情的表裡,寒熱,虛實。”
說著,又拿小孩的手指介紹了起來:“此法把小兒食指的三節分為“風”“氣”“命”三關,從虎口象指尖數,近虎口處第一節為風關,第二節為氣關,第三節為命關。”
季修文伸過頭去仔細觀察,生怕錯過一點,這都是乾貨,外面學不到的那種,哪裡敢不認真。
一邊的蘇可楠也是一臉好奇,不過他坐在陸軒的右手側,距離較遠。
陸軒則是主動讓出一部分位置,讓她可以靠近一些。
“謝謝。”蘇可楠小聲稱謝。
陸軒微微一笑,繼續向兩人講解著風氣命:“我們診病的時候,用左手握住患兒手指,用右手大拇指沿著命關,氣關,風關的方向輕輕直推,推幾次後,絡脈就會越來越明顯,這時候就可以進行觀察,要注意的是這種方法遵循男左女右的取指方法,男孩觀察左手,女孩觀察右手。”
兩人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