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第2/3頁)
馮玉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濟南省城,不但把日本人打死很多,還佔領濟南府三天。像這樣愛國的民軍,應當儲存擴充才對呢!結果蔣介石叫何應欽什麼東西都不發給他,並且還不承認他。這不是可惜的事嗎?
魏鳳樓中將看著日本人到處殺害中國人,對我說,他願意回去把本縣的人組織起來去打遊擊。我說:&ldo;那是好極了。&rdo; 他同我坐火車到郾城,然後回到西華去組織遊擊隊,不到兩個月帶著五六千人在豫東同日本人打了很烈的仗。因為都是夜間打進日本兵營的,殺死的日本人非常的多,魏鳳樓將軍還受了重傷。這種軍隊論道理說應當儲存, 應當擴充才對呢!結果是什麼東西都不發給他,並且連個空名義都不給他。蔣、何兩個人,簡直是誰能打日本,他們一定就把誰消滅了,這真是奇怪的事情。
河北省大名附近的專員丁樹本,帶了八九團民團兵打過幾次敵人的後路,把敵人的給養兵站全部得到了,並且把所得的東西送到武昌來。我拿那些東西給蔣介石看,並且說明丁樹本是個軍人又很能打仗,希望把他這個軍隊給個正式名義。費了很大的力,結果是怎樣,到底把他八千縮成六千又縮成四千,最後縮成兩千,那就是要把他消滅,蔣、何心中才痛快。
誰都知道從北伐到抗日最有名的一員大將,既忠誠又樸實的孫良誠將軍,從和日本開仗起,他就帶了華北的子弟兩三萬人,在各戰場上同日本鬼子拼死命,打死的日本人很多,他自己帶的軍隊死傷的也不少。不論怎麼樣,餉不發給他,衣服不給他,連一個正式的名義也不給他。蔣、何以為孫良誠能殺日本人就變成了蔣、何的仇敵了,這是多麼奇怪的事。
以上我舉的不過是幾個例子,實際上蔣、何對抗日遊擊隊用改編遣散不給軍餉以及不發援兵讓日本去消滅他們,這種事實太多了。他們的用意,第一是不願意人民的力量起來, 第二是藉此消滅異己,第三是這樣才能由他們抓住大權,要抗就抗,要降就降,而無論如何,其結果是替日本人做了工作。
第27章 我到河南檢視陣地
我從武昌到了信陽附近,有幾座洋灰鐵筋造的堡壘,全都離著鐵路很近,若往兩翼遠處走一走就沒有了。我問本地的文武官吏為什麼這種造法?他們都不回答。只有一位二十多歲的青年,他說:&ldo;恐怕這是為了給蔣介石看的,或者也為要抗戰的人看的。這不是造了很好的洋灰鐵筋堡壘,你們還能說:&l;我不抗戰嗎?&r;&rdo;我覺得真是一件特別的事!你哄我,我哄你,李鐵拐把眼擠。
就是那天晚上,我在信陽車站,去看那個醫院設的救護站。有醫生,有護士,又有二十多位女學生,他們是為了從徐州府退下來的傷兵到這裡。他們替傷兵換藥,預備的有開水和稀飯。等那傷兵的列車一到,真是鬼哭狼嚎。他們從徐州車站上了車之後,路上走了兩天兩夜,沒換一次藥,也沒喝一口水。有的傷兵們,傷口臭了還不算,裡頭都有好多的蛆,給他們換藥的醫生、護士及女學生們都哭起來了。這是多麼可愛可敬的愛國軍人,竟遭到了這種待遇,這是誰該負的責任?
我到了泌陽縣,看見造的那些陣地,真是一點道理也沒有,有的因為沒有流水溝,一下大雨都塌下來了,那工程不是白做了嗎?看見一百多里地寬,滿山遍野一堆堆的木頭, 都是預備作蓋溝用的,那些木料實在的連十分之一也沒用了。 那十分之九的木料不是日曬就是雨淋,很寶貴的材料,白白地糟蹋著。我走青水關過,那裡有個小學校,他們那裡的學生聽見我說抗日的事,不但大一點的男孩子都願從軍,就是那十二三的女孩子都願出去做抗戰工作。我想他們為什麼有勇氣呢?完全是受教育的關係。他一入學校常常聽見講國家大事,由此可見,有錢辦教育,實在是救國愛民的事情。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