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文明牆 (第1/3頁)
清河小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八月十五,中秋佳節。
這一日,是黑龍互市市場,挑選的正式開市的日子。僅用了八個月,就達成了這一目標,張恪、張遠、江風、陳昇等人對這一成績,自然有理由為此感到自豪。
黑龍互市,中央大街的交叉路口,正在緊張搭建著一座臨時的觀禮臺。為的是舉辦一個隆重的開市典禮,屆時將有許多受邀的貴賓蒞臨觀禮。其中包括袁煥、徐尚及特意從京城趕來的欽差楊修。說起這位楊欽差,倒是與張恪家族交集頗多的。在主政張家所在的晉州城的那幾年裡,雙方也是合作愉快。他們之間的關係,算得上是地方官與本地大族的合作典範。而在他們的精誠合作之下,晉州城各個方面也是蒸蒸日上的,楊修在這一任上,政績上算得上是極為出彩的。而後,在結束了任期後,楊修也因為出色的政績,在回京之後便榮升為吏部侍郎了。此番,更是代表皇帝北上觀禮黑龍互市市場的開市典禮。
楊修與張家許多人認識,最熟悉的還是張遠。張恪雖然早就知道這個人,但之前倒是還真的不曾謀面過的。楊修是前天到達的,對於這位欽差大臣,張恪當然要熱情的予以招待的。好在楊博的“百味香”已經在互市落地開業了,互市也有了一處像樣的招待賓客的地方。在接風宴上,張恪與楊修都展現了高超的社交能力,雙方你來我往的都在向對方表達著欣賞和認可,也感慨了一番雙方多年以來的淵源和往來,可謂是賓主盡歡。透過這次見面,也讓張恪對楊修有了更直觀的瞭解,這的確是一個八面玲瓏的典型官吏,方方面面也都可圈可點,以後的仕途必然還會再往前進的,總之,的確是值得好好結交和用心經營的一位政治人物。
至於楊修,他同樣對於張恪聞名已久,見面之後,也確實感到,這個年輕人,果然也沒有令人失望。雖然才二十來歲,但無論是其待人接物、還是談吐儀態,完全不會給人任何的生澀之感,真正的讓人如沐春風。要知道,這種事兒可不像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的。一個年輕人在面對長輩或者身份比他高的人時,往往會表現出羞澀、膽怯、不自信甚至卑微等等。然而五品官身的張恪在和一個三品大員交流時,卻表現出進退有度、不卑不亢,講話時也是條理清晰、邏輯分明。作為縱橫官場多年的前輩,楊修看得出來,張恪的這些表現,是真實的、是自然的、更沒有任何一絲強撐的味道,彷彿他已經在這樣的情境中,千錘百煉過了,實在是……太絲滑了。
作為官場上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朝堂上對於張恪這個人,倒也不全都是正面評價的。雖然他的確做出了不少成績,但由於其不怎麼和其他的官員交際應酬,因此大部分官員對他的認識還是挺有限的。甚至有些人會覺得,這個年輕人能做出那些事兒來,應該還是靠著周家的底蘊和人脈的。不過,作為曾經的晉州城城主,與張家淵源頗深,又與張遠交情不淺的楊修,對於張恪的認知顯然是要比別人多很多的。楊修顯然也不是那種人雲亦云的人,他對於任何事物,都是有自己的判斷的。而在接觸過本人後,楊修對於這個年輕人的感覺,簡單的總結便是四個字:後生可畏。
兩人的初次見面,互相之間都不約而同努力的去給對方留下了深刻而又良好的印象。雖然品級上差了好幾級,年齡上也差著幾十歲,但彼此卻是相談甚歡,猶如老友重逢。而在現實上面,雙方也都覺得有必要與對方更深入的結交,這正是郎有情妾也有意,因此彼此之間的關係,真猶如干柴遇烈火般,急速地升溫著。
接風宴的次日,張恪又親自領著楊修好好的參觀考察了一下互市,並親自為其講解。雖然還沒正式開市,但互市的經營活動其實早就展開了,因此市場裡極是熱鬧。在來此之前,坦白說,楊修對於這個互市的期待值並不高。整個人朝,經濟的重心其實是在東邊和南邊的。西邊的話,地廣人稀,差強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