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第一輛轎車桑特納 (第2/2頁)
滿城風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83年,第一臺組裝桑特納終於順利下線。當第一輛桑特納轎車組裝成功時,參與組裝的工人們深深感受到了中外汽車工業的差距。”
看到了嗎?這實際上只是一輛拼湊出來的車而已,即使是拼湊,也讓工人們耗費了大量的精力,有此可以看出國家制造業之間的巨大的差距。
這件事給國家的領導人很大的震動,尤其是鄧老,一個諾大的國家竟然連拼湊汽車都做不好,還談什麼大國強國?於是他下了命令,要在七年內把這種車的國產化程度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並提出了要拿市場換技術的口號。
為了這百分之八十,整個國家都動員了起來,提升鑄造業的提升鑄造業;提高精度的提高精度,國內的製造業在短短几年之內就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以劉琅重生者的眼界來看,以市場換技術不過是國人的一廂情願罷了。
沒錯,引進德國人的汽車對於帶動國家的製造業的確有巨大的推進作用,但這只是在最基礎的冶煉、鍛造等方面,而最為核心的發動機製造,國家依舊是沒有獲得多少值得稱道的成績。
,!
並非是國人不懂得發動機的重要性,國人也想得到這些核心技術,可是對方允許嗎?這根本就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德國五個支柱產業,四個和汽車相關,汽車產業已然成了大國的立國之本,核心技術的進步永遠不要期望別人會給我們,這就如兩個國家一樣,即便關係再好,一個國家的核心也絕不會讓對方徹底知曉,因為這關係到一個國家的命運,關係到無數國民的利益。
所以說,即便在八三年國家就引入了德國人的汽車生產線,即便在三十多年之後,合資車遍地都是,但其中最核心的技術還是無法獲得,國家在發動機領域的製造生產始終沒有獲得突破,有些人因此還覺得很納悶,難道國人都是傻子不成?
從某種方面來說,國人的確都是“傻子”,妄想透過合資方式得到對方的核心技術,但對方不是傻子:我要是給你,我們怎麼活?
前世的劉琅就認為,“市場換技術”這種說法給了很多人一個錯覺,進而影響了自主研發的動力。
所以,核心技術的研發沒有捷徑,必須靠自己經歷數十年的艱苦奮鬥才能掌握,把技術進步寄託在別人身上實在是太幼稚,死了心吧,那是“偷”都偷不來,“搶”都搶不了的。
劉琅這一世要做的就是製造出國家自己的核心技術,要趕上那些發達國家,甚至超過他們,讓祖國成為一個真正的強國,縱然這一路上有著無數荊棘,他也要披荊斬棘………。
好吧,說這些還是太早,一個三歲的小孩子,即便是能如哪吒那般大鬧龍宮,到頭來也會是落個“身死道消”,他現在要做的只是等待國家的“召喚”,踏上他走向未來的第一步。
:()重生1980之強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