亙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現在分頭行動,司南留在一樓,我去二樓,王遠……”
“以後叫我山雞也行,我會更在狀態一些。”
“……山雞去三樓,我同時也會控制機器人對這三層樓進行掃描。就算第一時間沒找到,還能回去帶資料飛分析。”
透過幾人的交流,莫世大致瞭解到,一層是太壎面世前的人工智慧發展簡史:從早期的科幻小說,艾倫·圖靈對人工智慧的定義,一直到二十世紀初中期的尖端的計算機神經網路、深度學習等等,這一層基本不會出現孩詩的資訊。
第二層則是記載了太壎開啟的高階人工智慧新紀元,一直到21世紀七十年代的人工智慧被大面積約束、管控結束。也涉及當時人們對人工智慧技術的態度,以及同時期的文學、藝術衍生作品的紀錄。
第三層則主要是介紹最新的人工智慧技術,人工智慧的邊界,機器人和人類的關係,以及在相應道德、倫理、法律方面的建設,主要是對人工智慧的種種新要求,新約束。
莫世一路看過去,還沒找到關於孩詩的記錄,便被一張文創作品吸引了注意。這是一張近三米高的巨幅畫卷。
畫中是一名青年男子懸浮在透明液體培養容器中,兩臂自然展開,一腿伸直,一腿在液體的浮力作用下微微彎曲。從男子頭部蔓延出多條發亮的絲線,如同閃爍電訊號的神經網,到達一個節點後,又分叉出多條枝幹。
整體看去,就如同男子頭頂長了一顆神經網路組成的大樹。而從遠望去,大樹外沿的輪廓,又組成一個圓形,好似這顆神經樹托起了整個地球。
莫世湊近細看,從青年男子頭部衍生出來的中間節點,也是一顆顆泡在容器中大腦。而最後星星點點的外圍神經節點,雖然光影暗淡,但大致可以看出是又一臺臺伺服器組成。
這幅畫被後人稱為《人工智慧樹》,也叫《科技之神明》,作者叫李尋,曾任太壎首席美學研究員。
下面還附帶作者的一句話:人工智慧發展的出路,不在於給機械以智慧,而在於給人類以神通,神,才能造人。
雖然這幅畫放在科幻文創作品的分割槽裡。
但還是讓莫世想到了《太壎編年史》的作者古求真,他對初代太壎產物的描述就是:“人體實驗,人造神明。”
不過這裡這幅不是原版,原版也是電子稿,並沒有所謂的真跡。莫世將整幅畫拍下,正要繼續尋找孩詩的紀錄。確突然在樓梯間看到一個身穿黑色緊身衣的身影。
“司南不是在一樓嗎?怎麼上來了?”莫世有些奇怪,不過轉念一想,一樓那些東西沒啥可研究的,來這一層一起找也不錯。
正當莫世準備語音告知司南,哪些地方自己搜尋過時,突然看到一個顯眼的標題:獲得諾貝爾獎的機器人。
莫世的注意力被瞬間吸引,他把燈光對準展櫃裡的描述,那裡面記載了孩詩的生平。
2047年,孩詩被在大眾視野中,是一個能獨立溝通、獨立‘生活’、獨立創作的機器人。
它是一臺一米四高,二十公斤重的瘦弱人形機器人,身體表面是吸光材質,依靠太陽光供能。起初人們並不知道他的來歷,只知道它在網際網路上以‘孩詩’的名字釋出詩歌。
人們發現它時,這臺外形酷似童話中的小王子正在亞歐大陸漂流。它很喜歡走在沙漠、草地等植被稀疏,陽光充足的地方,非常顯眼。它會把自己的詩先朗讀一遍,或者唱出來,差不如同一時間更新到網上。人們這才發現,網際網路上走紅的‘孩詩’,居然是一臺機器人。
很快,這臺奇怪且自由的機器人就引起了大眾的廣泛關注。
後來它憑藉一部連續紀錄詩集《孩詩》,融獲2049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在那之後,孩詩繼續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