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 (第3/4頁)
陳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束了在王城短暫的彷彿度假一樣的好日子,留了五千兵馬守城,將蒐集的財寶、擒獲的重要俘虜都押走,便匆匆出了徵。
因為軍報傳來的內容,十萬火急,武靖公竟然死了。
死得還分外不體面,居然是馬上風死的,而帳內還發現了一個捂臉哭著的侍妾,居然是武靖公從京裡帶來的侍妾,一直扮成親兵服侍在身邊。此事簡直是荒誕至極,但的的確確又是如此不堪,朝廷大軍裡雖然沒有對外宣揚,但此駭人聽聞的醜聞卻已在高層將士中流傳,楚昭自然也很快接到了密報,武靖公猝死,朝廷大軍群龍無首,楚昭不能再和之前一樣在女真人的王城裡作壁上觀,而是立刻要出兵準備接收朝廷大軍的兵力,主持戰事,應對女真人在絕望投降之前的瘋狂反撲。
楚昭領兵出征趕回大寧沒多久,朝廷果然八百里加急敕令也來了,命肅王楚昭統領此次徵狄大軍,總領軍務。
楚昭接了敕令,立刻重新整合了軍務,數日之內,分派了諸般軍務,大軍分了幾路,立時出征,各有行動,等狄人接到武靖公因病殉職的訊息,肅王已回到大寧的訊息,正想要回軍奪回自己的王城之時,楚昭早已接手了所有軍務,給了他們雷霆驟雨一般的窮追猛打。他思慮周密,甚至親自上陣,領軍作戰身先士卒,作戰之時不屈不撓,落敗之時親自斷後,加上每戰錢糧必充沛到位,又兼指揮果斷,幾乎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很快便是朝廷大軍裡原本有些疑慮,又有些看不起他太過年輕的將士也紛紛敬服於他,軍心一齊,更是所向披靡。
九月,颯颯秋風,荒糙離離,距離今年大半年無果剋制的纏鬥交戰之後,改變北疆局勢的巴爾渾會戰開始了,這一戰,十萬大乾軍和十五萬的女真聯軍,在方圓百里的巴爾渾平原屍堆如山,血流成河,兩邊雖未分勝負,女真聯軍卻受到了重創。
而此時,卑鄙無恥首鼠兩端的朵顏三衛再一次背叛了盟友,泰寧部族首領花當之前一次大戰中重傷不治,而朵顏部族則發生了一次政變,首領帖木兒嫡子拓達殺了自己的哥哥,囚禁了自己的父親,奪了軍權,同時聯合了泰寧、福餘部族給楚昭遞了盟書,要求再次歸順大乾,投效大寧藩氅下,並願為先鋒,徵討狄人。
蒙人的背叛更加劇了女真人內部十二部之間的分化,兀察咯王終於不堪重負,向大乾遞交了乞降國書。
而此時,正是元狩帝的萬壽節到來之際,女真人的乞降書正是最好不過的壽禮,朝廷很快派來了和談大臣,命肅王楚昭按兵不動。
十一月,和談達成,狄人俯首稱臣,定下了巨額賠款求和,送了質子到京,並許諾永世修好,永不犯邊。
而此次徵狄最大的功臣肅王楚昭,雖然未親率大軍班師回朝,卻得到了朝廷極為豐厚的嘉獎,狄人賠款每年所納歲幣,容大寧藩截留三成作為軍費開支,此外將開平、遼東與大寧三府全數合併為大寧藩封地,並將三府都司合為北平行都司,全由肅王楚昭統領軍務。
大寧藩赫然搖身一變成為國內最大的封國,而所擁有兵力也是前所未有,元狩帝這旨意在朝堂震動不小,不少有遠見的大臣都表示了肅王分封太侈,又擁重兵,將來只怕尾大不掉,禍國亂民的憂慮,然而武靖公猝然去世,洛太后傷心病重,而武靖公嫡子和庶長子正爭著襲爵一事,肅王又是陛下嫡子,自幼仁孝,無過被廢,元狩帝本就有愧疚之意,平日裡多深愛之,又剛取得了舉國矚目的戰功,竟無人阻止元狩帝這旨意的下發。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