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爾wr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胡德成頗有骨氣,一直大喊冤枉,不承認曾為孫府寫過陰書,甚至聲稱十幾年前沒為孫家辦過事。
剩餘兩個人,一個壽衣鋪老闆王觀山,一個扎紙匠季老三,分別說出了兩件事。
事件記載到此再度截止。
趙福生無奈的嘆了口氣,目光落到擺放在桌面上亂糟糟的一大堆卷宗上——蒯滿週年紀小,雖然能受使喚,也願意跑腿辦事,可辦事不大牢靠,將這些卷宗堆積成山,一時間難以分清哪張記錄在前、哪張記錄在後,需要一一翻找才行。
正當她欲伸手去翻找時,卻見陳多子手中握了一卷檔案,見她目光一動,陳多子慣會察言觀色,便將卷宗遞到了她手裡。
“陳娘子真會見機行事。”
趙福生隨口讚了一句。
劉義真的眼神變得意味深長,陳多子想起她先前提及的‘讚美是種變相約束的陷阱’言論,心中既是警惕,卻又控制不住的生出被讚美、肯定後的喜悅,難以控制自己想努力變得更加‘見機行事’的表現衝動,再度替趙福生翻找起下一卷相應的卷宗,以方便她閱讀。
這一張新翻出來的卷宗上記錄的文字並不多,只說了王觀山、季老三二人的口供。
王觀山說孫府沒有辦過喪事,也沒找他制過壽衣,甚至他說,孫府不止沒辦喪事,反倒辦了喜事——他們確實找了製衣鋪的人,但不是找的制辦壽衣鋪的,而是找到了王氏緞莊,買了一雙紅色的繡花鞋。
王觀山與王氏緞莊是同屬一族,雙方走動親近。
事後湯祖望也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拘拿過王氏緞莊的人問話,證明了他所說的話屬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