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柯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非為……”

老太太還在叮囑著,錢圩聽著,心中卻在滴血,好不容易勸好了老太太,錢圩獨自來到書房。

支開小軒窗,陽光透過照壁,灑在室內。

處處幽靜,又有兩盆文竹,清瘦獨立,郁郁青青,聽著鳥鳴,看著盆景,錢圩卻心裡有些恍惚。

他出身於書香之家。

父祖都是讀書人,但沒有出過舉人,只是秀才而已。

自幼四處求學,輾轉去過四五家書院,到三十歲方才去考,一舉拔得頭名,然後中舉,中進士……

平時做事,也算謹慎有禮,拿不定主意的時候很少。

當年碰上道人,曾為相面:“本觀世承相術,出自前古真人,到我這輩,慚愧,學藝不精,才致埋沒法脈。以我所學,不能斷人命數,只能推算性情。”

“君性必篤,難改難變,為學篤志專一固然是好,但遇事過於執拗,未必就佳。”

“本觀並無破法改法,性格也不是一時一日能改,只能自家平日多加磨礪,少一點執拗,多聽點良言。”

“如若不然,恐怕以後有碰壁之時。”

錢圩當時牢記。

雖對相術不十分信,但自家性情確實如此,所說倒不假。

從那以後,他總是多加留意。

“而今,又是我太過執拗了導致的禍端麼?”

“陛下,前魏餘孽興兵十萬來攻,又扶蜀王稱帝……天下風雨飄搖,是您昔日預見了麼?”

就在這時,窗外撲稜稜飛起白鳥,使他清醒過來。

“瞧我,真是糊塗了,陛下英明神武,怎麼會做多餘的事?”

話雖如此,錢圩面容枯槁,黑眼圈深重,已是無可奈何,心中已有倦意。

“陛下,國本不可動,就算您在此,當也是贊同。即便不是……待到九泉之下,面承此事時,臣再謝罪吧。”

錢圩突然下了決心:“不如我就自請就郡”

這其實是半退休。

“我首鼠兩端,夾在二代皇帝之間,想繼續發展,當首輔,斷然不可能了。”

“皇帝英明,或猜測到了些,再說,先帝授我密詔,雖是機密,可總得有人辦理,皇帝既掌宮廷,那些人投靠,告之機密,不過遲早的事,與其惹皇帝厭憎,不如自請就郡”

這念頭其實有一段時間了,現在越發堅定,當下就下了決心,就在這時,女子挽著唐衣的衣裾而來,手裡捧著硯盒、紙張、燭火。

“葉桐,再替我調杯參茶。”錢圩支開侍女,自己研墨起來。

“是。”

眼看著侍女已經離開,到看不到的地方,他從袖子裡取出一團詔書,親手開啟火摺子,把燭臺點上。

“就到這裡為止吧。”

銅盆裡,火焰灼燒明黃色的綢布,漸漸把它變成火焰。

錢圩不時新增別的紙張,令火焰燒得愈發濃烈。

火光中,映照著他無聲無息的面龐。

院內的棗樹不知怎地,今年竟提前結了果子,恰有一枝斜飛著掛在窗臺。

踱步到窗前,探手摘下,略擦了擦,就放進嘴裡品嚐。

滋味略顯苦澀。

他扭頭望向窗外,紛繁的夏天,熏熏然風吹過,撩動心絃。

室內有紗廚藤簟,顯得清涼,鳥聲伴隨著溪水,忽覺靈感迸發,提筆蘸著墨,點在紙端。

臨筆之際,忽地又忘了詞,方才想好的,現在,又不知道從何提筆。

大抵是這天氣,攪得人心情煩悶吧。

歪歪扭扭寫下一個“秋涼”,便擱筆作罷,廊下隨即又傳來裙裾窸窣聲,葉桐手託食案出現了。

“叫你調杯參茶,你卻帶來

武俠修真推薦閱讀 More+
烽火寄平安

烽火寄平安

最愛吃腰果
關於烽火寄平安: 江湖浴血,廟堂悲歌。身不由己的江湖,爾虞我詐的廟堂,金戈鐵馬的戰事。兩位亡國世子在江湖和廟堂之中尋覓那隱藏在最深處的可怕真相。一隻無情的大手玩弄著世間的一切,千年佈局,所圖為何。一個無仙的世界卻處處留有仙的影子,何為仙,為何無仙。撥開層層迷霧,戰敗前所未有的強
武俠 連載 30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