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步步緊逼之下,魏國節節敗退,逐漸獻出了河西和上郡等幾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為抗擊秦國,前325年,魏惠王又和韓威侯相會於巫沙,並尊韓威侯為王 (即韓宜惠王),同年,他又與韓宣惠王並帶太子入朝於趙。次年,魏惠王又和齊威王相會於甄(今山東鄄城縣北)。

為對抗魏惠王的合縱政策,秦惠文王二年(前323),張儀赴齧(niè,聶)桑,與齊國和楚國的大臣在會盟,以消除秦國東進的憂慮。

提到這合縱、連橫政策,這其中還有兩個人的恩怨。這兩個人就是張儀和公孫衍。

此二人才能不相上下,而政見各異。張儀主張連橫而公孫衍(此人就是前面所說的犀首)主張合縱。所謂的連橫就是聯合幾家強國,一致對外。也就是現在所說的一邊倒的政策。就如現在的美、日、英、澳大利亞等國家。美國是老大自不必說,其他各國不需要有自己的國際政策,只是跟著美國走就是了。此舉的好處是,輕鬆,不用動腦子,只是跟著別人走就是了,跟著一個強者,自己也成了強者了不是?壞處是,會逐漸失去自己的主體性,容易使別國忽視自己。這公孫衍主張合縱,就是聯合諸家小國之力來共同對抗大國的欺辱。有一點像現在的東盟。自己的國家小了,我就和其他國家聯合起來,聯合起來也就會受到大國的重視。中國在發展階段,數次利用小國之力,挫敗強大的美國或歐盟就是用的此計。

當然,這連橫和合縱都是有侷限的。連橫需要自己的國家足夠強大,自己的國家強大了,才能連橫其他國家,使其他的國家跟著自己的腳步走——這一點是很符合當時秦國的地位的。而合縱則需要幾個都不是很強大的國家組成一個聯盟,來共同對抗一個或幾個大國,這就需要在聯合的時候得有所放棄,放棄一些主權和利益,透過放棄達到和諧,從而保護自己國家的根本利益。秦惠王可不想放棄自己的國家利益。因為,秦國在當時經過獻公、孝公和秦惠文王的改革已經由一個積貧積弱的邊陲國家脫胎換骨,變為一個超級大國,其國際地位和現在的中國有些類似。他需要的是以自己的實力主導其他國家的意志,從而實現自己更大的利益,而不是放棄某些利益!

所以張儀的觀點越來越得到秦惠文王的重視,而公孫衍的意見卻越來越不被認可。隨著秦惠文王對二人的態度的變化,逐漸地影響了二人的地位。秦惠文君十年,惠文君封張儀為秦相,官居一品,統帥百官,官位在公孫衍之上,公孫衍暗恨張儀。於是多次饞毀張儀,惠文王多方迴護張儀,遂對惠文王也有了成見。

不知二人爭鬥,結果如何,請聽下回接著說。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一百二十回 合縱連橫亂天下

書接上回,且說這公孫衍自張儀擔任相國後,對張儀懷恨在心,試圖安海張儀。經過多方籌劃,終於找到了機會。

這張儀為相後,主張聯合魏國,積極東進。聯合之前,必先打壓,進三退一,即打又拉,恩威並用,這樣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於是便有了伐蒲陽、詐上郡一系列故事。魏國失去黃河天險,整個魏國門戶大開,不得不節節敗退。這時,張儀才建議秦惠王把焦城、曲沃歸還給魏國以收買魏惠王之心。焦城、曲沃本屬於魏國,今失而復得,魏惠王自是大喜過望,感激零涕。張儀這才出使魏國,道出連橫魏國,謀取中原之意,並許給魏惠王,取得的土地由秦魏二家平分。魏惠王連忙點頭不迭。

張儀走後,公孫衍來到魏國,面見魏惠王對魏惠王道:“張儀的連橫之計,實際上是把魏國作為秦國的槍頭來使,來日一旦秦國併吞中原,魏國還有必要存在麼?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您不會不知道吧!”魏惠王聽罷大懼,遂改變了聯秦東進的主意。

見魏惠王疏遠秦國,秦惠文王大怒,決定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相思舍利子

相思舍利子

鼕鼕
遊戲 完結 13萬字
星辰訣

星辰訣

知恩報恩
遊戲 完結 328萬字
愛錯人?

愛錯人?

閻王
遊戲 完結 7萬字
重鑄清華

重鑄清華

竹水冷
遊戲 完結 487萬字
一言難盡

一言難盡

小秋
遊戲 完結 9萬字
奸商可奪心

奸商可奪心

漂亮格子
遊戲 完結 1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