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請誅齊王 (第1/3頁)
青春喚不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劉邦駕崩十天,太子劉盈搬入未央宮守孝,朝中政務,賦予政事堂。
長安稍安,並無亂象。
這一日,齊王劉肥,吳王劉交匆匆入京,前來奔喪!
劉肥是劉邦庶長子,受封齊王之後,一直在齊地坐鎮。
劉肥是個難得的老實人,他秉持曹參的做法,休養生息,無為而治。
齊地的條件實在是太好了。
疆域遼闊,人丁眾多。
海岸線綿長,有魚鹽之利。
加上臨淄又是全國最大的紡織中心,衣被天下,冠絕神州。
劉肥到任之後,不斷削減賦稅,鼓勵耕織,他還效仿長安西市,在臨淄闢出市場,專供南北客商交易。
他又連續降低交易稅額,安排能臣幹吏,主持秩序。
幾年光景下來,齊國就成了最富庶,最強悍的諸侯國。
劉肥不但讓齊地百姓安居樂業,還有餘力支援燕趙等地,抗擊匈奴。甚至劉濞遠征箕子朝鮮,也是齊國出的力氣。
向來怯懦的劉肥,第一次發現,自己也能做成一些大事,也能成為有用之人。
他的心情大好,盼著能一直這樣下去。
可誰能想到,劉盈的信送來了,告訴他劉邦病危,讓他立刻回京。
劉肥不敢怠慢,馬不停蹄,趕赴長安。
可即便如此,他也沒能看到劉邦最後一眼。
只能伏在棺槨之前,放聲痛哭。
同樣哭泣的還有吳王劉交。
在劉喜死後,劉濞拒絕繼任吳王,劉盈經過權衡,推薦了劉交接任吳王。
他這麼幹,有兩點考慮。
首先吳地的風俗迥異,和中原全然不同,又是項羽的發家之所……如果直接廢掉吳國,納入大漢直轄,會有衝突。
其次,劉濞遠征箕子朝鮮,需要穩固的後方。
齊國出錢,吳國出力。
劉交素來極具才幹,當初劉喜就藩,就是劉交陪同,他也熟悉吳地。
讓他繼任吳王,正好給劉濞做後盾。
不過劉盈私下裡也告訴了劉交,日後還是要改封的,只是請仲父暫時打理好吳地。
劉交也沒什麼好說,劉長几個小崽子,都要去邊疆,他身為碩果僅存的長輩,又怎麼能在吳地,一直享福!
不得不說,劉交的能力沒得說……他到了吳國之後,抓住了吳國多銅礦的特點,大力發展礦業。
劉喜也重視銅礦,只可惜他是為了中飽私囊,替自己謀財。
劉交比兄長的格局大太多了,他和少府合作,擴大火藥的用量,嚴格管理礦工,開採出來的銅,跟少府三七分賬。
七成銅錢交給朝廷,三成銅錢,用來支付吳地的開銷。
別看只有區區三成,卻也是一筆潑天富貴。
劉交拿到了錢,立刻針對百越之民,進行招撫。
所謂百越,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也就是說,整個東南沿海,一直延伸到內陸,都能算是百越之地。
兩千年後的經濟中心,人間天堂,在當下卻是地地道道的蠻夷之地,同中原風俗迥異。
孫十萬就曾經不惜力氣,清剿境內山越。
劉交併沒有動兵,或者說他把武力放在了次要位置。
凡是願意歸附大漢的百越之民,立刻授予土地,協助建造屋舍,畫出土地,用來種茶養蠶。
南方氣候優勢明顯,不乏優質茶葉。
在劉交的治理下,吳國的茶葉,迅速趕上了巴蜀,成為供應長安的兩大茶葉來源。
吳地的百姓,不論漢越,都獲益頗豐。
劉交也得到了盛讚,成為天下聞名的賢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