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第2/3頁)
劉憶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全面配合。1902年日本參謀本部次長田村專程到保定造訪袁世凱,接洽&ldo;中日軍事合作&rdo;問題。同年10月,日軍參謀總長大山岩對應聘前往中國的軍官發布了特別的訓示,要他們&ldo;努力工作&rdo;,在中國上層&ldo;以實力培植親日勢力&rdo;,強調這是日本&ldo;對華政策的百年大計19&rdo;。很顯然,日本這一系列做法本身有著很深的用意,目的是在中國統治階層內部培植起一個&ldo;親日派&rdo;,作為日本將來侵略中國的工具。
日本這一套可能使缺乏國際政治、外交鬥爭經驗的人上當,但肯定糊弄不住袁世凱,在朝鮮時,文的武的,他與日本人打了十多年交道,對鬼子的居心摸得透呢。那麼怎樣解釋北洋反而是當時聘用日本人最多,向日本派出的武備學生最多,與日本人搞軍事合作最緊密,與日本軍事顧問交往最深的地方呢?
首先,聯絡、依靠日本,實在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中國只能以更為先進的列強為師,不管人家是否打過自己,也只能向比自己更強的國家學習,才有可能擺脫積弱積貧,受人欺侮的現狀。
其次,中國需要其他列強出頭抵制俄國的侵略,這種侵略已經嚴重威脅到了國家領土的完整和生存。中國既沒有力量抵禦,只能採用&ldo;以夷制夷&rdo;的老法子。儘管日本的意圖也是侵略,但它的實際威脅在將來,而俄國的威脅近在目前。
再次,日本確實有的可學。甲午之前,日本在中國人心目中還不過是個化外蠻夷的蕞爾小國;但甲午之戰居然打的大清國丟盔卸甲,潰不成軍。更讓國人吃驚和佩服的是,它居然打敗了擁有世界上最龐大陸海軍的北方巨人‐‐沙俄。日本透過明治維新,短短几十年時間,就從一個比大清更弱、命運也相同的小國崛起為東亞強國,與西方列強平起平坐,確實給了中國人啟示與希望。更何況,這個日本在大清國患難之際頻頻招手微笑,主動出頭擺平俄國,不顧《辛丑條約》禁運軍火的條款,大批出售武器彈藥給中國呢。而且袁世凱和當時朝廷的大員都認識到,日本經驗更切合中國的實際,所以庚子年後&ldo;近學日本&rdo;成為一時的風氣。況且,聘日本人,到日本留學要便宜很多,在當時那種財政拮据的情況下,這也是必須要考慮的因素呢。據統計,1904年初,中國留日學生總數不過一千三百餘人,其中武科學生二百餘人;而到了1907年初,留日學生人數激增至一萬七千八百六十餘人,三年之中,增加了十幾倍20;東洋之風,可謂勁矣。
袁世凱對日本存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但卻不肯不利用日本的這筆教育資源。他歷來重視軍事人材的培養,當然不會放棄機會。1902年3月,袁從武衛右軍的隨營學堂中選派了五十五名學生赴日留學,1907年又陸續派出了近百名武備留學生,以培養&ldo;高階將材&rdo;。這些人學成回國後,大都受到重用,擔任了高階軍職。較著名的有:孫傳芳、盧香亭、楊文楷、周蔭人、吳光新、盧金山、潘矩楹、張樹元、劉詢、賈德耀、周文炳、李成霖、孫國英、王金鈺、徐樹錚、唐之道、姜登選、陳文運、曲同豐、傅良佐、毛繼成、廖宇春等。袁還在保定武備學堂附設了留學預備班,蔣介石、張群等就是經由這個預備班進入日本士官學校的。袁世凱在編練、擴建北洋新軍時大量聘用日本軍官,全盤引入日本軍事教學與訓練方法的做法,還在於他認為日本陸軍師從德國,而北洋新軍從小站起就是由德國教官(庚子年才因到期解聘)訓練的,因而改行日法,在實際上仍與原來的訓練一脈相承,不至於杆格癥牾。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