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觀測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東晉王朝建立後,歷經王敦和蘇峻兩次叛亂,雖最終平定,但統治階層內心仍充滿恐懼,深怕掌握軍權的將領再次叛亂。在這樣的背景下,掌握長江上游兵權的荊州刺史桓溫,因其勢力龐大,引起了朝廷的警惕。

桓溫年僅十五時,便遭遇家庭鉅變。他的父親桓彝,不幸被蘇峻的部將韓晃所害。身為家中長子,桓溫不得不肩負起家庭的重擔。某日,母親病重,需羊肉以治,然家境貧寒,難以購得。桓溫心痛不已,只得以幼弟換取些許羊肉。此事給年輕的桓溫留下了深刻烙印,使他深刻體會到生活的艱辛,更對殺害父親的仇人懷有深深的恨意。

為報仇雪恨,桓溫白天辛勤勞作,支撐家計,夜晚則獨自在園中習武。無論勞累,無論風雨,他始終堅持,從未間斷。三年過去,桓溫的武藝精進,然而,當他得知仇人韓晃已死時,心中憤怒難以平息。他思忖,既然無法手刃仇人,便取其親人以洩憤。於是,他偽裝成弔喪賓客,潛入韓家,將韓晃的兩子和一弟斬殺。此事迅速傳開,引起朝野震動,晉成帝亦聞其名,召見桓溫,委以重任。

自此,桓溫仕途順暢,先後被封為駙馬都尉、琅琊太守,後又升任徐州刺史、荊州刺史,掌握長江上游兵權。

公元345年十一月,桓溫派遣袁喬率領先鋒二千勇士,自己則親率大軍緊隨其後,毅然踏上了伐蜀之路。儘管朝廷對此舉並不贊同,桓溫卻已上表並決然出征,朝廷想要制止,已然不及。成漢皇帝李勢得知桓溫大軍壓境的訊息後,初時面露輕鬆之色。他以為蜀地險峻,足以令桓溫軍疲於奔命,最終不戰而退。然而,他未曾料到,桓溫大軍竟能長驅直入,勢如破竹。

至公元347年二月,桓溫大軍已抵達距成都不遠的平原地區。李勢這才意識到事態嚴重,急忙派遣叔叔李福、堂兄李權以及將軍昝堅分兵三路迎戰。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昝堅竟領兵至犍為,與桓溫大軍擦肩而過,未曾相遇。

桓溫率軍直逼彭模,距離成都僅有二百里之遙。而昝堅在犍為苦等,不知晉軍動向。袁喬向桓溫獻計:“我軍遠征,深入敵境,勝則功成名就,敗則全軍覆沒。故當集中兵力,猛攻敵陣。若分兵兩路,則勢弱力分。”他更提議破釜沉舟,僅帶三日糧草,以激勵將士奮勇爭先。桓溫深以為然,遂親率大軍直取成都。

途中,桓溫遭遇李權部隊,經過三場激戰,李權兵馬潰敗,倉皇逃回成都。桓溫乘勝追擊,直抵成都近郊。此時,遠在犍為的昝堅聞訊急馳救援。然而,當見到晉軍已逼近成都城時,昝堅部眾心慌意亂,未戰先潰。

李勢見勢不妙,親自率軍出城至笮橋迎戰。他拼死抵抗,竟使晉軍寸步難行。關鍵時刻,戰鼓驟響,袁喬拔劍指揮,將士們奮勇殺敵,終獲大勝。隨後,桓溫領兵攻至成都城下,放火焚門。李勢趁夜遁走,見繼續抵抗無望,為求自保,遂向桓溫投降。成漢至此滅亡,桓溫完成了平定巴蜀的偉業。

此後,桓溫為擴大勢力,先後發動三次北伐,聲名遠揚,軍中勢力日盛。隨著勢力的增長,他的政治野心亦逐漸膨脹。某日,桓溫撫枕而嘆:“既不能流芳百世,何妨遺臭萬年?”其雄心壯志由此可見一斑。

公元371年,桓溫在枋頭之戰中失利,威望大跌。為了重塑權威,他率兵進駐建康,廢黜晉廢帝司馬奕,擁立司馬昱為新君,即簡文帝。桓溫自封大司馬,移師姑孰(今安徽當塗),遙控朝政。

翌年,簡文帝駕崩,遺詔傳位於其子司馬曜。桓溫得知此訊息,初時歡欣鼓舞,以為皇位觸手可及。然而,當他得知簡文帝並未指定他繼位時,失望與憤怒交織,遂起武力奪位之心。他身披鎧甲,手執兵刃,率兵再入建康。沿途迎接的官員見其士兵甲冑鮮明,殺氣騰騰,無不面色慘白,膽戰心驚。

桓溫召王坦之

其他小說推薦閱讀 More+
步步為癮

步步為癮

彼時言末
關於步步為癮: 初見時,季安之冷著臉跟蘇黎說,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以後,蘇黎心裡狠狠的罵道:狗男人,果然男人的話都不能聽。許多年以後,季安之看著躺在身邊睡覺的蘇黎,心裡嘆了口氣:果然同一個女人,不能超過三次,否則真的會出事。一場始於交易,忠於愛情的選擇,只願...不忘初心。
其他 連載 105萬字
快穿妖女的勾引遊戲

快穿妖女的勾引遊戲

瑤臺一夢
關於快穿妖女的勾引遊戲: 蘇妙妙是一隻九尾狐,那張臉堪稱絕世傾城,美到令人窒息,因為天生媚骨,擾亂了天道法則,被雷劫劈了半死,陰差陽錯繫結了系統,開啟了自己以愛意和慾望為食得求生之旅。女主心機美人,攻略向,微萬人迷,男主男配修羅場滿天飛,含強取豪奪梗。
其他 連載 14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