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先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著那三個明明陌生但好像熟悉的人。不說話,也不動,不知道為什麼看見他們交流時,笑著笑著就哭了,自己也很難過。
除了楓先生在意這突然出現的‘人’,其他的長輩鄰居,好像跟平常一樣,毫不在意這多了的三個“左鄰右舍”。
畢竟,這是一個村子,還是偏僻的村子。雖然說那時人們還很單純,但是對於出現在眼前的陌生人,該有的警惕還是有的。但為什麼大家好像看不見這‘陌生人’呢?難道,他們不是陌生人嗎?沒有人可以給楓先生解答困惑。畢竟在心底,他自己也不認為他們是陌生人。
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結束的交流。除了楓先生也沒人知道,那出現的三個‘左鄰右舍’哭著笑著就消散了身影。當然,楓先生沒告訴我的是,消散前,那個老人走到楓先生旁邊,摸了摸楓先生的頭說了一句,‘時代在慢慢的變好,我們的使命就結束了,小娃娃,要認真讀書,新時代是屬於你們的。’(這是我翻看楓先生寫的日記本看見的)
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回家睡覺的,楓先生說有記憶的時候已經來到了第二天。
他也想問詢大人,昨天那三個人是什麼人。但,張了幾次口,還是沒有問出來。畢竟,誰會在意小孩子的話呢?
楓先生說過,小孩子的話,很少有人聽得見。他們永遠只相信自己的判斷,永遠只願意聽到自己想聽到的。比如一大一小兩個孩子一起玩,小的哭了,那一定是大的欺負小的。
喜歡自我判斷,喜歡有利判斷,是人的本性。
我不知道,楓先生經歷了什麼才有這種想法,當然,我也不想知道。畢竟,每一次問詢,都不異於傷口撒鹽。
……
在小學畢業時,我問過楓先生,“你眼中的自己是怎樣的呢?”
“我呀,我是一個好人吧,或許也是一個糾結的人。嘿嘿,我真想當一個壞人呀,可惜……”
楓先生沒有解釋為什麼想當壞人,也沒有講述他眼中的壞人是什麼樣子的。
不過,我眼中的楓先生是一個好人。他在左鄰右舍眼裡永遠是一個害羞的小孩。也曾被人取笑“明明是個兒子,為什麼像個女兒”。不論怎樣,楓先生一直都是周圍人眼中的好孩子。不用哄,可以不給糖吃的好孩子。即使被欺負大人也可以替他一笑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