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滄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門外,人越聚越多。葉家下人事前就得了主人的吩咐,一個喊累了便換另一個頂上,並不動粗,只是叫罵。
半條街的人都在對顧宅指指點點,有些好事的還在跟著起鬨。
“老相國年歲雖然不小了,身體還硬朗啊,弄得住十幾歲的童男子!”
“也不知做官幾十年學會了什麼海外仙方,多咱傳授咱們一下啊?”
說著說著,便是一片汙言穢語。
葉守賢在不遠處的一家茶館二樓坐著,居高臨下,自覺很有《三國演義》裡諸葛亮高居點將臺的風采。
幾名下人的表現讓他很滿意,只是顧宅沒有動靜,他又有些焦躁。若是顧老相國做了縮頭烏龜,這架便打不起來,如何把事情鬧大?
不知不覺,日已西沉,顧宅大門一直沒有開啟。
葉守賢有些無趣,茶水喝多了也燒心。跑了幾趟茅房之後,便獨自回家了。
街上圍觀的閒人逐次散去,只有葉家下人還在起勁兒地叫罵。
縣衙裡的官差還在賣力地尋找劫匪,故而沒有多餘的人手來顧宅維持秩序。顧老相國只能自求平安了。
二更之後,叫罵的人也回去了——畢竟不是鐵打的。
但大街之上,不知從哪裡鑽出一群人,在路口分散之後,迅速潛入各個街巷···
次日,早起的人們發現,城內幾條主街到處都貼了花花綠綠的紙張。湊近一看,是一張張揭帖。
內容很勁爆,全是顧秉謙依附閹黨以來的豐功偉績。
天啟三年,假傳聖旨將王乾學治罪;
天啟四年,起草聖旨殺害楊漣、左光斗等人。
天啟六年,主張將周順昌、李應升等清流投入法司,“依法”治罪。
天啟六年,主持編撰《三朝要典》,為閹黨歌功頌德,將那些被迫害致死的清流統統歸為亂臣賊子。
還有就是最著名的,帶著兒子去魏公公膝下認幹爺爺。“本欲拜依膝下,恐不喜此白鬚兒,故令稚子認孫。”
···
崑山百姓雖然知道這位老相國乃閹黨餘孽、戴罪之身,但對其惡行所知並不詳細。現下有了第一手資料,更加知道這位道貌岸然的老相國實在是個吃人飯不拉人屎的主兒,那麼不用問,葉家小童一定就是他擄走藏起來的!
民憤,就像地坑裡的沼氣,一點點聚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