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駕親征,患得患失 (第1/4頁)
寒寺敲鐘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我趕到皇宮門口的時候,正巧遇見同樣急匆匆趕來的張輔鄭亨二人,我們三人互相對視了一下,一切盡在不言中,我抬起手臂示意一同面見朱瞻基。
城門口早已安排有太監迎接我們。看來朱瞻基得到的訊息也很快速,不一會兒的功夫,我們三人便被太監帶到御書房。
朱瞻基見我們的第一句話便是:大軍何時出征?
我用眼神示意鄭亨,如今這種場面只有年紀最大者才能首先發言,長幼秩序不能亂。
鄭亨對這套規矩也是瞭然於胸,衝我點了點頭,隨後站出來對著朱瞻基拱手:“皇上如今兵馬糧草皆已準備充足,隨時可以開拔!”
“好!既然眾愛卿都已準備就緒。那麼明日早會便將朕的討夷檄文昭告天下,後日辰時準點出征。”
“臣遵旨!”,我們三人異口同聲的回覆朱瞻基。
“三位愛卿,此戰的重要性你們都清楚,就不用朕多加說明了,就像李卿之前給朕所說那樣,此戰應該是今後二十年以內最大規模的一次戰役。
所以朕思來想去,終究覺得朕,萬萬不能缺席此役,所以朕決定此次御駕親征,讓這些草原異族知道什麼是王者之師,什麼叫弔民伐罪!”
其實朱瞻基這個想法並不在我們意料之外,反而我們早就確信朱瞻基一定會想親自參加戰爭的,自大明開國以來除了建文帝從小長於溫室之中以外,朱元璋朱棣都是從屍山血海當中磨礪出來的。
就連明仁宗朱高熾,在當初靖難之時,也獨自作為主將,堅守北平月餘,他們的皇帝能做得這麼的穩當很大一定程度上都是因為自己本身就有很高的軍功,能夠完全震懾手底下這一方勞苦功高的大臣。
雖然朱瞻基在成為皇帝之前,已經伴隨著朱棣經歷過大大小小的戰鬥,可是終究沒有阻擋一面,所以這一次可以讓他威名遠播,震懾人心的絕佳機會,他肯定不會放過!
既然他都打心底,這樣決定了,那我們也沒有什麼好說的。我轉出身來拱手彎腰:“我大明的皇上此等雄主,乃江山之幸!乃社稷之福!既然皇上打定主意要御駕親征,那微臣便斗膽向皇上提個意見,如若皇上不肯,那臣拼死必將讓您御駕親征的夢破碎。”
“哦?怎麼還未開始行軍,李卿便想著威脅朕了?”
“陛下,雖說此番北征,大明率十萬天兵必將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可常言道,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此番大戰神機營共出一萬槍炮手,如果沒有皇上親至,這些人數倒也夠用了,但您若御駕親征,萬餘人斷不可行。
臣請北征之時,再從神機營裡抽出兩千火槍手,五軍營裡出一千刀兵,一千輕騎,三千營裡,再抽出一千重騎,三大營共計五千名虎賁衛士守護中軍大帳,以保您的安全。”
聽到我的請求之後,朱瞻基的臉色逐漸變得柔和,隨即哈哈大笑起來:“哈哈哈哈,難得李卿做事如此細緻,倒是讓朕在戰場之上更為放心了。既然你執念如此之深,那朕同意又有何妨,只要能讓朕親入戰場,朕什麼要求都能答應。那此事就這樣說定,武安侯,英國公,你們認為如何?”
臣等對此並無異議,但陛下親入戰場之際,切望將自身安危視為重中之重。若陛下有何不測,即便我等能開疆拓土千里萬里,亦是徒勞。
“好好好,現今朝中大臣,多有心懷不軌者,心中各有盤算,從未全心全意為江山、為社稷。即便此次北征,更多的也是想為自己求取功名利祿。幸而朕的身邊還有你們幾位品性高潔的股肱之臣,朕信你們,也不枉朕對你們的厚愛。此番就讓我們君臣一同名垂青史吧!”
“臣等願為陛下效死!”
結束了商議之後,朱瞻基非常熱情地將我們留在御書房,拉著我們閒聊了許久,從天文地理聊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