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羅宋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要出宮賑災。」
「哦,是了,他來過了。」崇禎恍然,又道:「你許他了麼?」
「怎麼可以讓他出去!」周後高聲道:「就算京師死的人再多,也不能動搖國本啊!何況哥兒還不滿十五,若是在民間,連頭髮都還沒束呢!」
崇禎臉色沉了下來,道:「可是,外臣做事倒還真不如我家太子。」
「現在也沒聽說哪個外臣家死了至親,他們都不急,我們急什麼。」
「話不是這麼說,」崇禎站了起來,緩緩踱步,「這天下終究是我朱家的。他們不急,朕卻不能看著子民受苦。」
周後長嘆一聲。
這聲嘆息中有對兒子即將身處險地的擔憂,也有對自己這位丈夫的無奈。
——陛下的逆反心真是太重了。
就連宮女們都在心中默默感嘆。
「朕想過了,讓太子出宮見見民間疾苦也好。以撫軍例。」崇禎堅定道。
雖然勝利了,周後卻沒有什麼興奮。利用丈夫的性格弱點,這還是兒子教給她的。真是撓破頭皮都想不到,為何一直養在深宮的太子,對於人心的見識倒比她堂堂國母還要深刻呢?
——又讓那混小子得逞了!
周後輕輕咬著內唇。
「皇后,太子做事,朕放心,你也該放心。」崇禎以為周後不肯讓兒子出去,上前溫言勸道。
「唉,太子出宮住在哪兒呢?」皇后又道:「還要多派些老成能幹的宮人跟著才好。」
「就讓他住潛邸吧。」崇禎道:「至於宮人都由皇后看著辦,不要逾制就好。唔,太子明年也該選妃了,索性這次就連四司的女官一起派了吧。」
「妾省得,」皇后停了停,又道,「總覺得太子還小得很,有些早了。」
崇禎笑了笑,目光又落在了那本帳本上。
……
「哦,以撫軍例麼?」朱慈烺坐在端本宮中的書房裡,面前鋪開的宣紙上寫著密密麻麻的蠅頭小楷。他雖然說著話,手下的毛筆卻沒有半點停頓。等他寫完了一張,方才放下毛筆,隨手掀起,交給身邊的太監:「去刻。」
身邊的隨侍太監接過這頁紙,小步疾走到了門口,轉給另一個小宦官。那宦官將這紙頁夾入硬紙板中,急忙往司禮監經廠跑去。
看著那小太監跑遠了,這位身穿大紅蟒袍的隨侍太監方才轉身回到太子身邊,見太子正在掐揉穴位,吞聲屏氣站在一旁。
「田存善。」朱慈烺靠在椅背上,閉目叫道。
「奴婢在。」
「按照撫軍例,東宮侍衛能有多少?」朱慈烺問道。
「這……奴婢回去查過再來稟報殿下。」田存善小心翼翼道。他可知道當今太子的英明,絕不是可以浪對欺瞞的主。
朱慈烺眉心微微跳了跳。這個田存善在太監裡算是年輕有為,三十歲的年紀得授東宮典璽,不過這個年紀對於內宮太監來說,還是太過年輕,沒有根底。手段、心性也都還太稚嫩。尤其是與曹化淳、王承恩、王之心這些大璫相比,更顯得無能。
但是太子看得上眼的大璫們,對於太子卻未必看得上眼。一者是因為太子奪了司禮監最容易玩弄權術的勾當,二者是這些大璫年紀已經一大把了,而當今天子年富力強,實在用不著鋪那麼遠的後路。
如果身邊有個得力的老太監,這十幾年來自己就能輕鬆很多。
朱慈烺吸了口氣,挺直腰桿,再次拿起筆,又寫了起來。寫了兩字之後,朱慈烺突然抬起頭,道:「去年宮中進書,好像有一本《酌中志》?」
田存善不敢再說不知道,他知道太子從來都是過目不忘,大著膽子附和道:「好像是有來著,殿下當時好像還說……還說有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