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千萬富翁李衛東 (第2/3頁)
過關斬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競爭再大,老百姓總是要買東西的嘛!”李登科從旁說道:“關鍵是衛民願意去百貨商店上班。那個建築公司和電廠,畢竟是太辛苦了,我也不想讓衛民去!”
老爺子還是寵著小兒子的,捨不得讓小兒子吃苦。
母親周雲秀也走了過來,開口勸道:“衛民想去哪裡,就要他去哪裡吧,關鍵是有個正式的工作就行。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弟弟,從小就調皮,若是給他找一個他不喜歡的工作,用不了三天肯定撂挑子!”
在李衛民該去哪裡上班這件事情上,其他的家庭成員都覺得,百貨公司是一個不錯的單位,李衛東一個人反對,顯然是獨木難支。
八十年代物資還是匱乏的,百貨公司絕對是個肥缺,那時的老百姓根本預料不到,百貨公司還會有倒閉的那一天。
……
省會濟城市,馬德興帶著了李衛東,來到了剛成立不久的外匯調劑中心。
在1994年以前,中國實行的是匯率雙軌制,官方會公佈一個官方匯率,而出口企業進行外匯結算的時候,又會是另一個匯率。
比如1980年的時候,美元對人民幣的官方匯率是1美元兌換15元人民幣,而出口創匯的企業,他們在進行外匯結算的時候,得到的匯率則是1美元兌換28元人民幣。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人民幣的實際匯率並不像官方匯率公佈的那麼高,如果外匯企業按照官方匯率結匯的話,那是賣一件虧一件。
即便出口創匯企業有另一個匯率,但這個匯率比起真實匯率而言,也是差了很多,也就是說如果按照真實匯率結算的話,企業可以賺得更多的。
到了1986年,為了鼓勵企業出口,國家決定成立外匯調劑市場。
所謂的外匯調劑市場,就是在官方市場之外,企事業單位互相之間進行外匯額度買賣和接待的市場。所以這個外匯調劑市場的價格是浮動性的。
在外匯調劑市場交易,也有諸多的限制,買外匯不是你想買賣就能買賣的。
想要購買外匯額度的企業,必須是經過外匯管理局批准才能買入,而賣外匯額度的企業,同樣得經過一系列的審批。
正是因為需要經過審批,當初朱士聰才沒有辦法弄來外匯,去購買進口編織機。
各地的外匯調劑市場都是外經貿局辦的,就連銀行想要進入搞個代理交易,也得外匯管理部門批准。
出口創匯的企業來出售外匯額度,實際上是賣給了地方上的外經貿局;同樣的道理需要外匯的企業來買外匯,也是從地方外經貿局的手裡買的。
在那個年頭,地方的外貿部門手裡外匯越多,話語權就越大,權力也就越大,所以外匯調劑市場出現以後,各地都開始拼命的搞出口,中國的外貿也迅速的由逆差便為順差。
今天李衛東來找馬德興,就是要把服裝廠賺到的外匯額度,換成人民幣。
由企業來換外匯額度,外經貿廳當然是雙手歡迎,馬德興親自招待了李衛東,帶著李衛東來到了外貿廳的外匯調劑中心辦理業務。
“李廠長,你看到了,現在的官方匯率是1美元兌換3塊7毛1分的人民幣,你來我們調劑中心兌換,我可以跟你按照1美元對快4塊2毛錢!這已經是最高價了。”
馬德興話音頓了頓,接著說道:“去年十月份,國家公佈了外匯調劑最高限價,就是4快2毛錢,所以我們這邊是真的沒辦法給你增加了。”
“能理解,謝謝馬處長了。”李衛東開口說道。
按照42的匯率,李衛東這四百萬的外匯,能兌換1680萬人民幣,扣除服裝廠的各種成本,交上個人所得稅,李衛東個人至少也能拿到一千萬。也就是說現在的李衛東,已經成功的晉級千萬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