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分岔路口的事業與愛情 (第2/3頁)
愛吃木藕鴨腿湯的劉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供應商說原材料進價漲兩成,不然斷貨,這可咋整?”阿達眉頭擰成個“川”字,打電話過去,對方態度強硬,直言行業都在漲,他們隨行就市。阿達急得拍桌子,這一漲,成本飆升,產品定價優勢全無。
他硬著頭皮四處打聽新供應商,聯絡好幾家,樣品卻都不盡人意,不是質量參差不齊,就是供貨週期太長。正焦頭爛額時又出亂子,兩臺老裝置接連故障,維修師傅直搖頭:“老闆,這裝置太舊,修了也是治標不治本,耽誤進度啊。”阿達看著停滯的公司,滿心無奈,一邊盤算資金,一邊琢磨是修裝置還是咬牙換新。
與此同時,阿莓那邊的新鮮麻煩也不少。新公司主打創新產品,瞄準年輕消費群體,理念很潮,可員工平均年齡不過二十五六歲,想法天馬行空,管理起來難度飆升。阿莓制定規章制度,員工們當面點頭,轉頭就忘,考勤打卡形同虛設,上班時間還嘻嘻哈哈刷手機、聊閒天。
產品研發也陷入僵局。設計團隊鉚足勁搞創意,可成品要麼過於前衛,脫離實用;要麼技術難度大,成本遠超預算,投產遙遙無期。市場部反饋回來,競品趁虛而入,靠著低價簡約風,迅速蠶食原本看好的市場份額。阿莓組織團隊頭腦風暴,會議室裡唇槍舌劍,各執一詞,就是拿不出個可行方案。
晚上視訊通話,本應是夫妻互訴衷腸、交流心得,卻成了“吐槽大會”。阿達滿臉疲憊:“今天老客戶被競品撬走兩家,就因為咱價格高,可成本降不下來啊。”阿莓眼眶泛紅:“我這兒員工難管,產品也難產,再這麼下去,新公司要黃。”螢幕兩頭,氣氛凝重,沉默良久。
關鍵時刻,阿達想起早年創業結識的行業前輩,厚著臉皮登門拜訪,討教應對供應商之策。前輩提點他聯合周邊同行,批次採購原材料,增強議價權。阿達馬不停蹄,聯絡幾家公司,組團談判,供應商終於鬆口,價格只微漲 5%,還承諾優先供貨。裝置問題上,他找到二手裝置商,低價淘來幾臺效能尚可的“退役”裝置,暫時解了燃眉之急。
阿莓這邊也沒閒著,改變管理策略,不再強硬推行制度,而是組織團建、設立創意獎勵基金,員工積極性一下被調動起來。考勤不用盯了,大家主動加班加點攻克產品難題;研發上,她親自下場,拉著設計、技術骨幹跑市場調研,傾聽消費者心聲,把不切實際的設計“打回原形”,產品逐漸走上正軌,初代樣品亮相市場,反響熱烈。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老公司市場部經理突然跳槽,還帶走幾個大客戶資料,阿達如遭雷擊。那經理跟阿達多年,知根知底,這一走,業務銜接斷層,新客戶拓展也陷入停滯。阿達氣得想打官司追責,律師卻勸:“耗時費力,還不一定能全挽回損失,當務之急是穩住現有客戶。”阿達嚥下這口氣,親自帶團隊拜訪客戶,承諾升級服務、最佳化產品,靠著多年積攢的信譽,挽回部分人心。
新公司訂單暴增之時,物流卻“掉鏈子”。合作物流商爆倉,貨物積壓在倉庫,發不出去,客戶投訴電話打爆客服熱線。阿美緊急約談多家物流商,篩選出一家服務優質、價格合理的新夥伴,親自去倉庫督戰,指揮裝車、發貨,累到嗓音沙啞,才把積壓貨物清理乾淨。
日子就在這連番“戰鬥”裡一天天熬過,每解決一個問題,阿達和阿美就多一分沉穩。視訊通話裡,兩人不再抱怨,而是分享攻克難題的經驗,互相打氣。不知不覺,兩家公司業績穩步上揚,老公司守住基本盤,還開闢幾條新產品線;新公司在年輕市場打出名號,成為行業黑馬。
年終公司聯歡會上,阿達阿莓站在臺上,臺下員工掌聲雷動。阿達眼眶溼潤:“這一年太難,但咱們沒放棄,未來路還長,有大家在,沒什麼過不去的坎。”阿莓笑著點頭,握住阿達的手,十指緊扣。那一刻,他們明白,夫妻攜手經商,困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