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3/4頁)
不落的滑翔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因為他們來回上下挑水很不方便,所以這就起到了一個蓄水的作用,也就是在下雨天的時候可以接一點天上下來的雨水,要知道我們現在是站在山頭,腳下踩的全都是岩石,他們能鑿出這麼一口井來真不容易。
站在玉柱峰頂可盡情領略五老峰卡斯特地貌的鬼斧神工,這一座座突兀而起的山刃怪石,勾起人萬千思緒。“無限風光在險峰”這句話用在玉柱峰是最合適不過的了,說實話,登玉柱峰需要很大的勇氣,勝利只屬於那些敢於攀登不畏艱險的人,我這次來五老峰最大的收穫就是登上了玉柱峰。。 最好的txt下載網
秋風樓上思歸寧
河東老景
到運城,后土祠是個不得不去的地方,相傳這是黃帝祭祀母祖的地方,是真正的根祖祠!
心中油然生騰出份溫暖,踏在太極道的腳步也不覺的輕快起來。像久別孃家的女兒歸寧般切切的想看看那的景況……
后土祠的山門,像虎頭,共有三道門。中門頂懸著藍底匾額,上書“后土祠”三個金字。山門兩邊的楹聯氣勢恢弘,一個是“日月生輝輝輝泛彩繞脽丘;河汾湧浪浪浪推波朝聖母”、另一個是“聖祠立本化演飛龍問天下誰堪媲美;華裔朝宗激揚鳴鳳看世間我最稱雄”。
沿著右門踏入后土祠,山門過道頂部是木板,穿過木板回首看,原來是個可裝可拆的臺板。整個建築是一座依門而建的臺口衝內活動戲臺!戲臺上的楹聯是“遊哉悠哉,頭上生旦淨醜;演也豔也,腳下士農工商”,這聯頗為生動,看來是建國後做的了。
戲臺前是一對石柱旗杆,東西各一,東邊旗杆有個日字,西邊旗杆有個月字。象徵日月吧!每個旗杆上裝有兩個做工精細、雕刻優美的方形石鬥,高聳的日月旗杆上面刻著一副對聯。“調元德普神恩遠;保赤功巍惠澤流。”
經過了日月旗杆後,再走幾步轉過身來就能看到由兩個並排的戲臺和過道戲臺組成的品字戲臺了。東臺前石柱聯“前緩聲後緩聲善哉歌也”;“大垂手小垂手軒乎舞之 ”,有道家的意味,講音聲的曼妙,舉手投足的婀娜,充滿視覺的動感。西臺前石柱聯“空即色色即空我聞如是”;“畫中人人中畫於意云何?”就有了佛家的禪意了,是說人生如夢如幻,戲演人生,人生如戲。西臺內柱木刻聯為“世事總歸空,何必以空為實事;人情都是戲,不妨將戲作真情。”可以想象當年三臺齊演共賀后土聖母的盛大場面啊,只是乏於修繕保護,戲臺飽經風雨侵蝕,破敗不堪,寫滿的是人世滄桑。
在品字戲臺前,長著一對蔥鬱青翠的柏樹,樹冠相望,呈現一派龍騰鳳舞的景象,構成了一幅空中“龍鳳呈祥圖”。這裡的人們親切地稱它們為“龍鳳柏”。
再往前看到東西五虎殿。這兩個殿很特別,沒有門窗,像個過廳,東五虎殿的楹聯寫的是“獄府稱大帝,脽宮為御林”。西五虎殿的楹聯寫的是“在世扶蜀五虎將;歸天護脽一殿神”。“五嶽大帝”和“五虎上將”這些威名遠揚被人們設壇祭祀崇禮的人物,在後土祠內立身手持兵器精心日夜守護著他們崇敬的后土娘娘了。
接著過了兩米高的方形祭壇,到了獻殿。獻殿前的楹聯為“香菸滿繞切祈浩浩神恩遠;祖鬥雜陳誠願悠悠福日長。”獻殿東西山牆有四個磚雕門額,每額兩個篆字,一曰履平,二曰蹈和,三曰虔恭,四曰寅畏。
正殿東北是一面蕭牆碑,碑分四石。上面是當年宋真宗親書的《汾陰二聖配饗銘》。記述了他繼先代帝王祀效封禪之先例,應汾陰吏士紳民的籲請,親率官員,在汾陰后土祠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並盛稱二聖(即他的伯父、父親)的功德,將其配饗於後土祠受祀。
到正殿了!正殿的簷下掛滿了詠頌后土娘娘母德的匾額。正殿楹聯極有情致,刻的是“千秋共頌神德千古恩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