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 (第3/5頁)
上訪不如上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書元龍兄一定很熟悉吧?”
陳登雖然不解張揚問這幹嘛,但還是很自信地說道:“不錯,自六歲起,在下就開始習讀論語了,二十幾年勤耕不輟,能倒背如流!”
張揚點點頭,笑道:“那,元龍兄,請你將論語倒背一遍吧。”
陳登頓時一噎,差點兒絕倒。
張揚失笑著搖搖頭,道歉道:“開個玩笑而已,元龍兄不必當真。不過,這裡我還真有一個關於孔子和他的弟子之事。想必兄臺知曉。”
“請講!”陳登抹了一把汗吁了口氣道。只要不是倒背如流的問題,別的休想難住他陳登!
張揚背起手,輕聲問道:“孔聖人有七十二位賢能的弟子吧?”
陳登點點頭,不容置疑地說道:“不錯,不管是冉有,曾西華,還是子路,都是少有的大賢,他的弟子尚且如此賢能,可見孔聖人是多麼的聖明!”
張揚點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那——請問,孔子當年在問及曾西華,冉有幾人志向之時,她的七十二位弟子中多少是成年人,多少事孩童?這個問題孔子的書中提及過的,在下偶然之時讀到那處,才知曉的,卻不知兄臺知不知道。”
陳登頓時猶如石化般苦思冥想,最後肯定地說道:“孔聖人何時提及他的弟子中幾人成年,幾人未成年?!將軍莫要匡我!”
張揚呵呵笑到:“匡你做什麼?我既然這麼說,那麼必然是有依據的。”
“依據是什麼?請講!”陳登瞪著張揚問道。
張揚儒雅地揹著手,對著天空吟誦道:“當時孔子問及幾個弟子的志向,有一句提及了孔子七十二弟子的年歲問題。‘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怡風乎五欲,泳而歸’,說明當時有了頭冠過了成年之齡的弟子是五六三十人。未成年的童子則是六七四十二人……兄臺沒事兒吧……嗯,沒事就好,也別太灰心了,一個人讀書怎麼可能不留死角和盲點呢,多交流和學習才是啊……孔聖人還有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存之,其不善者而該之。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你是進步了啊……”
陳登就此對張揚收起了輕視之心,同時覺得自己的確在某些方面有些死板欠缺了。
但同時,也更加堅定了他繼續考究張揚的決心。他要看看張揚最後是不是真的驚才絕豔,能不能真的值得他們陳家,還有臧家,黃家三大家族傾力扶持,並最終給他們家族帶來昌榮。
陳登裹緊了大衣,跺了跺凍得有些發麻的腳,望著已經可以看見影子的下邳城,嘆道:“若是這個和尚國相肯發兵相助,一開始就扼殺闕宣,如何會有後來的天水國?這些吳家堡的人哪裡會有機會入主費縣?就比如,若是當時大將軍何進自信一些果決一些,獨自揮軍剷除十常侍,而不是詔令董卓入京,如何會有今日的天下大亂……男兒該趁此亂世匡扶社稷,拯救百姓,討伐叛逆……只是,如今天下群雄實在不堪入目,不是狡詐自私之輩,就是無德無才貪婪嗜殺之徒,絕非可以投靠的主公……比之吳家堡這群土匪,那些諸侯還不如他們……世事無常,成敗難料,或許吳家堡真有成事的可能也不定呢……不成!我還得細細考究,這可是關係到全家族的榮辱興衰的大事啊,豈能馬虎!”
而此刻,張揚卻在拉著吳娜的小手,柔情默默地說道:“還記得嗎,那日在錢家村赴宴,你中了迷藥,我抱著你雪夜逃生,到了那片陷阱陣時,我說過,若是能逃出生天,一定帶著你去浮屠寺誠摯地給佛主磕幾個頭。當時一直沒顧上,如今忙完了,咱們也該去那兒還願了才是。”
吳娜聽到張揚此話,也不由地想起她第一次表露少女愛慕之意的那個夜晚,那片雪地,眼中不由地閃現出追憶的神采。
她溫柔地對張揚點點頭,笑道:“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