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邊的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小夥子嘆了一口氣,繼續說,他們老家很窮,窮的一般人想象不到。有些家庭幾口人,只有一條好一點的褲子,誰出門誰穿。
他們那邊住的是窯洞,睡的是土炕,炕上連張像樣的席子都沒有,全家人蓋一條破被子。
夏天,鄉親們還好過點,男人只要擋住要緊部位,光著身子還能下地幹活,或外出走一走,女人就不好辦了,只能呆在村子裡,因為各家基本上都一樣,誰也不會笑話誰。能吃上飽飯和穿上像樣一點的衣服,成了鄉親們的奢望 。
為此,很多人離開家鄉,去能掙到錢的地方找活幹,尋找出路。村裡想出去掙錢的人很多,可是,連出門的路費都沒有,沒辦法,只有向鄰里借。大部分人借遍全村,也借不到幾個錢,因為大家一樣窮。
為了改變現狀,村裡能走動的人,大都外出謀生路。少數人甘願鋌而走險,採取非法手段,小偷小摸,甚至攔路搶劫。一句話,都是貧窮給鬧的。
他這次出來,為了湊點路費,窮盡了一切手段,借遍了所有的親戚朋友,只借到不到十塊錢。他把這幾塊錢,看得比命都還珍貴,生怕別人偷去,不知道藏到身上哪個地方好,想來想去,鞋子裡是個不錯的選擇。
他們村有幾個窮的連褲子,也穿不起的年輕人,實在沒錢買火車票,不知道用什麼辦法,混上火車到了嶺南。
就這前幾天,他們來信說,嶺南非常好,想到那邊掙錢的人,趕緊過去。
村裡想去嶺南掙錢的鄉親,該如何過去,坐哪趟車,哪趟火車好混,信上面寫的清清楚楚。
他也想去,就是沒錢買火車票,實在沒辦法,只好到處找熟人借。想盡了一切辦法,都沒有湊夠車票錢。他只能照信上說的,混上火車,聽天由命了。
小夥子運氣實在不好, 被列車員查票時抓住了。但是,他也是幸運的,在火車上遇到了好心人。
小夥子講述家鄉生活艱辛,臉部表情平靜的超乎想象,像沒被風攪動過的平靜湖水,一絲漣漪都沒有。
他好像是在講述一個與他毫無相干,遙遠的不能再遙遠的故事。世上所有的苦難, 他們都應該心安理得的坦然承受。
要不是一個活生生的涉世未深、身處其中的同齡人站在面前,他所講的事情,方偉打死也不會相信的。
改革開放有幾年了,在邊遠偏僻的一些山村,有貧窮落後的,貧窮到如此地步,實在令人震驚。
然而,現實就是現實,確實存在這樣貧窮的一群人。他們生在偏僻、荒涼、閉塞的地方的人們,為了活下去,只能苦苦的掙扎著。
他們村子十分偏僻,一年也見不到幾個外地人,能見到的只有幾個收山貨的。
外鄉人路過村子,要口水喝或停下來歇歇腳,村裡人會傾其所有,拿出自己捨不得吃的東西,來招待客人。
貧苦又善良的村民,世世代代居住在這個地方,他們認命了,不會怨恨誰,更不會怨恨養育自己的貧瘠土地。
貧窮艱難的生活,在村裡人看來,沒什麼可怪的,要是怪的話,只怪自己命不好,投錯了胎。他們在心裡默默的禱告著,苦苦的期盼著,下輩子有個好去處。
但是,有一個道理他們是明白的——知識可以改變命運。也許是受到現代文明的影響,也許是村裡人善良的願望,不管家裡多困難,也要送孩子去上學識字。
他們相信,只要孩子們有了文化,等於插上了翅膀,就可以離開這貧窮的地方,過上和城裡人一樣的生活。
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村裡大部分家庭,確實沒辦法拿出錢來,繼續供孩子上學,讓孩子認幾個字,不做睜眼瞎就可以了。供孩子讀到高中,能做到這一點的,只有少數幾戶人家。
“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