螽斯先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代太宣屬寮所有官吏,多謝大王謬讚!”
姬宮湦輕微點點頭。
“太宣已經功勞不淺,是否仍然想出使吳國?”
太宣太史柸沒有絲毫猶豫。
“回稟大王,即便如此,臣仍然想出使吳國。”
“為何?”
“拋開臣自身而言,太史一門多身居顯耀職位,卻毫無被人稱讚的功績。臣此番出使吳國,可以為太史一門首開功績!”
“太宣僅只是建功心切?”
“除此之外,臣司職宣揚國策,吳國國君姬夷吾願意主動進土獻民,臣出使吳國,可以向其詳細闡明各項細則,引導其勸說吳國子民,一同歸附大周帝國。”
“既然如此,孤王便任命太宣為天子使臣,手持大周帝國旄節,出使吳國,與吳國國君姬夷吾商議主動進土獻民之事。路途遙遠,太宣務必要主要安全!”
太宣太史柸欣然領命:“諾!”
姬宮湦當即示意內史伯朙,擬寫相關的王命詔書,隨後才朝眾人簡單詢問。
“可有人對此事有異議?”
眾人紛紛搖頭,就連一開始為了爭搶出使吳國,而直接辯論的太督內史冂與副內史衛桐子,也都選擇放棄。
或許在眾人的意識之中,姬宮湦是一位極其注重人才的天子,尤其是能建功立業的人才,更加會得到特別重用。
但有一點,需要主動避讓。
那便是不能形成門閥,尤其同為一個家族的人,除非才智特別突出,而且正巧是大周帝國急需的人才。
在此之前,卜師廿曾向姬宮湦提議,需要讓朝堂的顯赫家族趨於平衡。
大周帝國曾推行姓氏合流,而且不再將姓氏當作身份象徵,只要是大周帝國新國人,都可以自行尋姓起名。
若是實在想不到姓甚名誰,可以前往各地屬寮,由官吏幫忙尋姓起名。
在此背景下,大周帝國湧現大量姓氏名字,雖然大多比較簡單,但是始終在不斷蔓延。
相信過不了多久,大周帝國便會出現成千上萬個姓氏,而且其中不乏稀奇古怪的姓氏。
伴隨著異姓婚喪嫁娶,一些姓氏的人數會增多,另一些姓氏的人數則會減少,最終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在此背景下,姬宮湦曾經謀劃,同一個家族的人在朝堂為官,其中一個人必須改姓,否則同一個家族的,很難得到重用。
內史一門最為顯赫,姬宮湦早就幫他們取好新姓氏。
只可惜事態有變,姬宮湦只能退而求其次。
:()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