螽斯先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才察覺不對勁之處。
延松曾以思齊大夫身份,長期涉足齊國朝堂,對齊侯購的秉性更是頗為了解。
雖然齊侯購仍然控制膠東半島與琅琊,但是王師已成合圍之勢。
修築膠東防線,猶如螳臂當車,根本沒有實質性的作用。
齊侯購完全可以像此前那般,面對控制齊國軍權的管莊,選擇極其自然地隱忍,等待合適的翻盤時機。
事實證明,齊侯購確實等到了翻盤機會,迫使管莊倉皇北逃,自己則輕鬆奪回齊國軍權,全程異常的順暢。
現如今,齊侯購卻指揮齊國青壯,將精力浪費在毫無作用的膠東防線。
延松十分肯定地認為,事出反常必有妖,齊侯購如此安排,必然是為更加重要的目標。
屠慕、寺人尨與延乙期等內廷近臣,紛紛認同延松的分析。
姬宮湦當即詢問延松,齊侯購為了何種目標。
結果延松語出驚人。
“回稟大王,臣以為,齊侯購即將棄國而逃!”
姬宮湦下意識微微一笑。
“謀師此番推斷,未免有些過於駭人聽聞。”
延松卻堅持已見。
“齊國已是窮途末路,齊侯購又不願意主動進土獻民,更不用說真心歸降大周帝國。若想活命,那便只剩最後一條路,攜帶家眷與心腹下屬棄國而逃。”
姬宮湦笑道:“此乃猜測,並非據實而論。”
延松道:“若想查明,其實十分簡單,只需暗中向管莊下達密令,每日派出小股精銳甲士,前往膠東防線正前方的安全區域內,不斷挑釁修築膠東防線的齊國青壯。”
“爾後如何?”
“無論齊國青壯選擇如何應對,最終都是隻有兩種下場。”
“哪兩種下場?”
“第一,無視齊侯購軍令,越過膠東防線,對前來挑釁的戡亂軍精銳甲士,實施報復行動。最終因為不自量力,大部分戰死疆場。”
“如此,倒也算是如願以償。”
“第二,齊國青壯悉數定力非凡,無論戡亂軍精銳甲士如何挑釁,依舊堅守崗位,繼續全神貫注地挖掘壕溝。”
姬宮湦不禁提出質疑:“這樣也能算是下場?”
延鬆解釋道:“追隨齊侯購的齊國青壯本就不多,挖掘壕溝更是勞心費力之事,很大機率會導致齊國青壯疲憊不堪。”
“哪又如何?”
“自然是毫無戰鬥力,只能任由大周王師宰割。”
姬宮湦若有所思。
“簡而言之,下場均是死路一條。既然如此,便依謀師所言,密令管莊派遣小股精銳甲士,挑釁修築膠東防線的齊國青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