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馬聽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現在華夏本來就弱,再發動內戰消耗兵力財力,只會讓列強更好掌控華夏。
燕西朝不再說話了,好久他才緩緩道了一句,「大哥不是怪你,就是心裡難過。」
「我知道,但事已至此,大哥就別多想了,爹跟大嫂還盼著你回去呢。」顧言開口。
燕西朝幽幽嘆息了一口氣,他閉著眼睛不再開口了。
在牢裡燕西朝吃了不少苦頭,好在沒有傷筋動骨,顧言去的早巡捕房的酷刑還沒有上,不然燕西朝真的就殘了。
嚴督軍死了對燕西朝打擊不小,好在有陳婉清陪著,他才沒有消沉下去,只是抑鬱了一些日子。
現在張家已經全面接手了京都,沒幾日衛長風就風光的回來了,他還在京都的海軍混了一個職位,面上一派春風得意。
當初燕西臨將衛長風送出去後,原本是去香港的船票,但輪船停在華東地區補給的時候,衛長風偷偷溜下了船,然後去投靠了之前的同窗。
香港人生地不熟,衛長風對仕途還沒有死心,既然京都容不下他,他就想來華東張善山這裡碰碰運氣,正巧他昔日的一個同窗就在張善山手下做事。
剛來華東,衛長風也是處處碰壁的,但正巧他趕上了好時候,華東華南開戰,全國爆發了反倭人運動,衛長風在京都殺了一個日本人,原本是京都的通緝犯,現如今卻成了民族英雄。
衛長風四處託關係,在頗有影響力的時政要報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將日本人跟李虎峰勾結侵吞華夏這事,鞭闢入裡的分析了一通。
文章大致的意思就是一定要李虎峰下臺,決計不能姑息這個賣國賊,他還將自己在京都殺了日本的事情說成了民族大義。
這篇文章發表出來後,衛長風一下就成為了民族英雄,還吸引了張善山的注意。
張善山要打李虎峰正需要全國的支援,衛長風這文章太合他心意了,而且分析的非常透徹,所以張善山以為衛長風是有大才之人,連忙派人將衛長風請了過來。
衛長風這人才氣還是有的,吟詩作畫難不倒他,但在政事上面他真就是一個繡花枕頭,幾篇文章討了張善山的喜歡,可為人處世實在不能看。
時間久了張善山對衛長風也頗為頭疼,給他一個海軍的閒職,然後就將衛長風打發到京都了。
現在張家風頭正勁,衛長風投靠了張家,自然是風光得意。
劇情線裡回來之後衛長風也沒有來找燕西臨,雖然燕西臨是他的救命恩人,但當時燕家已經落魄了,再加上燕西朝下了大牢,衛長風自然要避嫌。
如今燕家雖然沒有倒,燕西朝也從巡捕房出來了,但衛長風仍舊沒有來找顧言,畢竟燕西朝的身份太敏感了,他還是想避嫌的。
衛長風周旋在京都權貴中間,顧言忙著燕家生意的事情,所以兩個人一直沒有對上。
雖然衛長風沒有找顧言,但張佩舟倒是來了,他上次說要跟顧言比劃兩下,顧言還以為他是在說笑,沒想到人是真的來了。
接手京都後一堆事等著張佩舟定奪,他本來是騰不出功夫的,但日本人跟德國人真的鬧起來了,德國人為了進一步謀取在京都的權益,被張佩舟坑了一大筆錢,如今這錢就放在了京都銀行裡。
一堆破事裡總算有件能讓張佩舟高興的事了,所以他一時興起就派副官去接顧言了。
張佩舟從德國人手裡買了一些武器,這幾日正打算讓部隊在京都演習操練,張家的兵已經清了一座山,當做操練的場地。
顧言跟著副官上了山,就看見士兵在挖演習戰壕,張佩舟正在檢視進度,他今日倒是穿得不太正式,只穿了一件中立領的襯衫,站在山坡上,面容英俊,背脊挺拔。
瞧見眼前的場景,顧言在心裡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