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現實卻不一定吻合的《江南吟草》?在三年困難時期,有多少支筆不敢正視現實,把人民吃不飽的現實描繪成到處鶯歌燕舞的人間樂土,只要翻一翻當時的報刊,就可以得出結論。在這個大環境裡,鄧拓沒有能夠免俗,《江南吟草》就是證據,對此完全沒有必要迴避或遮掩。&rdo;(6)
按照王均偉文章的說法,有著兩個鄧拓,一個是作為&ldo;政治家&rdo;的鄧拓,另一個則是作為&ldo;書生&rdo;的鄧拓。《江南吟草》中那些粉飾現實的頌歌,表達的是鄧拓作為&ldo;政治家&rdo;的現實姿態;而《燕山夜話》和在《三家村札記》裡發表的那些文章,表達的則是鄧拓作為&ldo;書生&rdo;的良知和道義。‐‐這樣的解讀,雖然比把鄧拓主要看作一個&ldo;書生&rdo;要令人信服,也給我很大的啟發,但卻也未必揭示了鄧拓的本來面目。
二
要準確地理解鄧拓為何寫下了《燕山夜話》和《三家村札記》裡的那些文章,就必須對當時的政治氣候和思想文化氛圍有儘可能多的瞭解。
薄一波在《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中說:&ldo;從1958年11月初的鄭州會議開始,到1959年7月中旬廬山會議前期,毛主席和黨中央接二連三地召開了一系列重要會議,領導全黨努力糾正已經察覺到的&l;左&r;傾錯誤。八個半月的糾&l;左&r;,是逐步深入和富有成果的。如果不是廬山會議後期中斷了這一程序,&l;大躍進&r;造成的損失可能會小得多。但是,歷史是無情的,歷史就是歷史。它的發展,並不因為我們開始糾&l;左&r;而不犯更嚴重的&l;左&r;傾錯誤。&rdo;(7)彭德懷的直言使得廬山會議變糾&ldo;左&rdo;為反&ldo;右&rdo;,並導致&ldo;大躍進&rdo;的新一輪狂潮。但畢竟&ldo;歷史是無情的&rdo;。&ldo;大躍進&rdo;帶來的最嚴峻後果是糧荒。從1958年下半年開始,人口外逃、浮腫病和餓死人的現象就在全國農村普遍出現。鄧拓在1960年所歌頌的江南也不例外。例如,地處南京市東南面、屬南京郊縣的高淳縣,本是魚米之鄉,但據中共江蘇省委通報,在1958年和1959年春,浮腫病、消瘦病、婦女子宮下垂病患者14000多人,非正常死亡6000多人,外流人口10000多人。而&ldo;該縣縣委採取了對待敵人的辦法對待勞動人民,提出:&l;那怕流血犧牲,也要保收3000斤水稻&r;,&l;深翻(8)好像打仗,在戰場上如有士兵臨陣脫逃,可以就地正法!&r;等口號,造成部分基層幹部嚴重強迫命令,採取吊、打、關、押、罰跪、停睡等手段,甚至發生逼死人命的事件。&rdo;據中共上海市委的報告,奉賢縣自1958年春耕起到秋耕秋種,全縣因幹部強迫命令、違法亂紀而直接被逼死的群眾有156人,無辜被撤職、停職的幹部660餘人,各社和生產營,都搞了&l;勞改隊&r;,先後勞改了2866人,集訓了2907人。對群眾捆綁、吊打、亂鬥、亂關、罰跪、遊街、停餐等更為普遍。為了消滅紅鈴蟲,被燒、拆民房1923間,倉庫1345間,強迫集中居住又拆民房2147間,興修水利拆房3188間。報告說:站在高處看奉城,就像鬼子大掃蕩後的情景一模一樣,&ldo;斷瓦殘壁,歷歷皆是,觸目驚心,一片淒涼&rdo;。(9)再如河南信陽地區,當時的情形也令人不堪回首。1960年12月22日,中共信陽地委向中央寫了一份報告,其中這樣說到各區縣打人和死人的情況:正陽縣原報去冬今春死18000人,現初步揭發已達80000多人;新蔡縣原報告去冬今春死30000多人,現在增加到近100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