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do;三家村&rdo;的運動,鄧拓則在 &ldo;反黨&rdo;、&ldo;反社會主義&rdo;、&ldo;反毛澤東思想&rdo;之外,又被扣上了&ldo;叛徒&rdo;的帽子。5月16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發出了標誌著&ldo;文化大革命&rdo;正式開始的&ldo;五一六通知&rdo;。5月17日夜,鄧拓含冤自盡。&ldo;文革&rdo;中,因忍受不了種種迫害而自殺者不計其數,而第一個自殺者當是鄧拓。
鄧拓於1979年獲&ldo;平反昭雪&rdo;,而他在60年代初期的那些雜文隨筆則受到一些歷史學家和文學史家的高度重視。美國的jr麥克法誇爾和費正清編著的《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1949‐‐1965)》第十章中有一節專論&ldo;北京市委的知識分子&rdo;,其中說:&ldo;鄧拓是和北京市委有聯絡的知識分子‐‐官員的領袖。……他以他對大躍進的馬克思主義的批評,結合著對五四時期西方自由主義的價值觀以及儒家傳統準則(尤其是關懷農民處境的重申),為這批人樹立了知識分子的榜樣。&rdo;&ldo;他們把官僚主義的領導人大概私下說過的話寓言似地但卻是生動地在公開場合說了出來,……尤其是鄧拓,他利用古代人物和歷史事件轉彎抹角地批評當代的人和事。他的雜文表面上似乎是溫和的社會和歷史評論,但實際上卻是對毛的領導和政策的毀滅性的(雖然是含蓄的)批評。&rdo;這二位美國學者特別強調鄧拓對毛澤東的批評。他們說鄧拓的《專治&ldo;健忘症&rdo;》意在暗示&ldo;毛患了一種導致他不合理的行為和決斷的精神錯亂症&rdo;。他們引用了鄧拓文章中這樣的一些話:&ldo;得了這種病的人……常常表現出自食其言和言而無信……其結果不但是健忘,而且慢慢變成喜怒無常……容易發火,最後就發展為瘋狂。&rdo;這二位美國學者認為這是在明確地批評毛澤東。鄧拓文章中說得了這種&ldo;健忘症&rdo;的人&ldo;必須趕緊完全休息……勉強說話和做事,就會出大亂子&rdo;,也被二位美國學者說成是對毛澤東的&ldo;忠告&rdo;。鄧拓的《王道與霸道》一文,則被認為是&ldo;對毛的最大膽的批評&rdo;。鄧拓的《愛護勞動力的學說》被認為是&ldo;尖銳&rdo;地&ldo;攻擊了毛的大躍進政策&rdo;。鄧拓的《兩則外國寓言》被認為是&ldo;批評了毛的唯意志論的發展觀念&rdo;。這二位美國學者還強調鄧拓為彭德懷所做的&ldo;辯護&rdo;:&ldo;在攻擊毛和大躍進的同時,他為彭德懷進行辯護。他的幾篇雜文顯而易見地是暗指彭,描述了勇敢而廉潔的官員,他們因為抗議不公正的行為而受到不正當的控告。他描述的一個人物是明代的高階官員李三才,李三才因為在朝廷上勇敢地揭發宦官的罪惡而被罷了官。李一再上書要求皇帝親自審問,但他被拒絕了。據傳,李於是說:&l;餘難自抑,欲以帛百端盡述餘之苦&r;。這可能是暗指據傳彭那時正在寫的為自己辯護的80000字自述。鄧於1962年3月29日在《北京晚報》發表這篇短文,彭的辯護最終在1962年6月提交黨的中央委員會。&rdo;(1)這二位美國學者還認為,鄧拓雜文&ldo;要求一定程度的人身自由和領導所不準許的學者們在政治決策中的發言權。&rdo;(2)不僅僅《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的作者這樣看待鄧拓。美國學者、西方世界研究中國問題的&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