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心一腳給她踢河裡去,擺什麼譜兒啊,不就是個五品女官嘛,還真拿宮裡的五品和朝廷的五品比啊!
但現在還不是得罪她的時候,好歹也得先把房子拿下。可就讓她這麼閒著又不甘心,來吧,你說我聽,還不讓你喝茶,渴死你算!
不聊不知道,讓富姬這麼一說,洪濤對宋朝的茶葉又多了一分了解。這個年代的茶葉大概可分三種,散茶、片茶和蠟茶。
散茶檔次最低,就是炒過之後的狀態,只有小茶樓才賣這種茶葉,大部分是平民百姓喝,有點類似後世的茶葉末子。
片茶檔次中等,把新鮮的茶芽透過蒸、揭、拍、焙、穿、封等工藝弄成片狀。
蠟茶檔次最高,它的製作工藝和片茶相似,但先要把茶葉碾成膏狀再壓成茶餅,中間留個孔,十個茶餅穿成一串。
蠟茶只有建州和劍州可以做,現在洪濤提著的茶盒裡就有一塊建州茶餅。
至於說怎麼能分辨茶餅是哪兒產的,這就是富姬的專業了。她只要聞一聞、看一看,基本就可以確定產地了。要是可以喝一杯嘗嘗,還能具體到某個縣。
茶葉在宋朝是統購統銷的禁榷商品,以福建產的茶葉為最好,最便宜也得5貫錢一胯。
胯是宋代衡量茶葉的單位,一胯有多大呢?火柴盒大小。這個字本意是腰帶上的玉佩,也不知道是誰用來形容茶餅的大小了。
在唐代茶的利潤要排在鹽鐵之後,但是到了宋代,由於和北方民族茶馬交易的頻繁,再加上經濟水平上升,茶成了無論貧富都喝得起的日常生活用品,也是地主、小農誰都可以生產的經濟作物。
產量和銷量大增,已經超過了榷鐵,成了僅次於榷鹽的第二大國家財政收入,每年的歲課有500萬貫之多。
為此朝廷也沒少頒布茶法,還特別重。目前沿用的還是乾德二年的茶法,規定:
「民敢藏匿不送官及私販者,沒人之,記其直百錢以上者仗七十,八貫加役流;主吏以官茶貿易者,記其直五百錢,流兩千里,一貫五百及持仗販易私茶為官司擒捕者,皆死!」
這可比後世懲罰走私犯的法規嚴格多了,私藏或者走私茶葉價值百錢就得挨板子,一貫五百錢以上就是死罪!
但也有特例,四川和廣南的茶葉可以不在榷禁範圍之內,所以這兩個地方的茶葉比較便宜。可惜這兩個地區的茶葉不許外銷,只能在本地售賣,便宜也是白搭。
不過富姬也說了,新政一開始,朝廷就把四川和廣南的茶葉也變成了榷禁商品,目前正在執行中。
洪濤真是服了,王安石也太狠了,全國只要還有他沒得罪到的人,他就吃不香睡不著,連四川和廣南的少數民族都不放過。
就這樣還指望自己給他出主意挽救新政,挽救個毛線啊!誰能有那麼大本事憑空變出一個能和鹽、茶、鐵相提並論的行業,去給那些被他得罪狠了的利益集團分享?
如果有,自己還用給他嗎?直接給皇帝豈不是更好!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