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第1/2頁)
劉文濤/柯春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1 月11 日上午,美法雙方指揮官召開&ldo;和平會議&rdo;。整個會議過程顯得頗有戲劇性,井成為以後人們批評巴頓的一個把柄。
根據巴頓的要求,法國總督諾蓋等要人來到費達拉巴頓的司令部商討停戰事宜。諾蓋和米什利埃等人剛進門時的心情是窘迫不安的,他們面帶苦笑,表情極不自然,似乎是在以失敗者的姿態聽候發落。但他們很快就發現,巴頓和休伊特將軍的態度是禮貌而友好的。巴頓對待法方軍事人員的態度是:&ldo;已經落水的、不必再去打他。&rdo;他首先稱讚了法軍作戰十分勇敢,並表示祝賀。休伊特甚至還就他不得不炮擊法國軍艦表示了歉意。美方頭麵人物的這種謙恭姿態使法國人拘謹壓抑的心情很快就一掃而光。接下來,談話轉入正題。
巴頓從華盛頓帶來兩個停戰協定的副本,他讓擔任翻譯的威爾伯上校向法國人宣讀。第一個副本是設想法國人僅進行了輕微的抵抗,所以條件比較寬容,但鑑於法國人的抵抗十分頑強,故不予考慮。第二個副本預計法國人進行了頑抗,並直至被徹底擊敗,它規定:收繳法國人的武器,並將軍隊解散。這是巴頓選擇的停火方案。
威爾伯讀完後,會場上的氣氛變得壓抑而沉悶。米什利埃上將立即向諾蓋暗示:&ldo;不能接受。&rdo;諾蓋面色鐵青,目光冷峻,沉思了好一會兒,然後冷冰冰地甩出一張王牌:&ldo;如果按這些條件執行的話,法國對摩洛哥的保護權力就不復存在了。&rdo;他解釋說:解散法軍將會導致廢棄法律和秩序,並在阿拉伯人、猶太人和柏柏爾人中間帶來混亂與不安;而且,還會使與西屬摩洛哥邊境及盟軍在北非的交通線處於無防守狀態。他最後指出:&ldo;我們法國人在這裡象徵著安寧和穩定。可是你們美國人剛剛來到這個極其複雜的地方,幼稚無知,只能帶來混亂乃至無政府狀態。&rdo;
諾蓋這段尖刻的威脅弄得巴頓有些措手不及。此前,他並沒有認真考慮過這麼複雜的政治問題,這也反映了他政治上的幼稚和對摩洛哥缺乏深刻的瞭解。巴頓原先的談判目標是迫使法國人投降,但現在看來問題已不這麼簡單了。巴頓看到,美軍是在距本土4000 英里之外作戰,還沒有在摩洛哥站穩腳,人員和物資都急需補充,他目前的首要目標是繼續與軸心國作戰,而不是把法國人攆出摩洛哥,使自己陷入政治紛爭的泥潭而不可自拔。巴頓雖表面上強悍粗曠,威風凜凜,但他的心腸卻特別軟弱,總是同情失敗者,而法國人目前正處在這一位置上。況且,巴頓熱愛法國,他年輕時曾在法國學習過,十分崇拜法國文化。上述種種原因使巴頓從實用主義的考慮出發,迅速做出新的決定:維持現狀。儘管這意味著今後他不得不同他所厭惡的諾蓋之流打交道。
決心已定,巴頓整了整軍裝莊重地站起來,伸手要過條約草案,用眼睛冷冷地看看眾人,然後慢慢地把草案撕成碎片,說道:&ldo;我建議,在上級機關確定最後條件之前,雙方迅速交換戰俘,井把傷病員和陣亡人員屍體帶走。法軍可以保留武器,但雙方不得相互使用武力。你們要盡力維護好摩洛哥的治安和秩序,包括守衛透過塔扎峽谷的鐵路橋和鐵路。&rdo;
在巴頓講話的同時,法國入緊張的神經逐漸鬆弛了,諾蓋臉上也露出了笑容,表示完全接受這一條件。然而就在這一刻,巴頓故意節外生枝,他提高嗓門說道:&ldo;先生們,現在一切事情都已解決了,但我們還應履行一個令人不快的儀式。&rdo;法國人聽罷大驚失色,但當他們聽到巴頓的條件是&ldo;大家共飲一杯香檳&rdo;時,心中的疑懼便全部消失了。就這樣,幾小時之前還在互相廝殺的對手,此時卻坐在一起開懷暢飲,稱冗道弟,歷史就是這樣令人費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