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4/5頁)
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給全部臣子賜爵,籠攏人心。
魏明帝曹叡這麼做是完全正確的,但是楊駿跟著東施效顰就莫名其妙了。原因很簡單,魏明帝是皇帝,他要求全部朝臣都向他效忠,而在理論上,全部朝臣也必須向他效忠。皇帝拍臣子馬屁,這體現的是皇恩浩大,臣子必須心生感激;
而楊駿只是個權臣,權臣的權力都是從皇帝那裡偷來的,名不正言不順,不可能得到全體朝臣的擁護。做權臣最明智的方法是黨同伐異,打擊一批提升一批,恩威並施,使同黨把持要職,使異己心存敬畏,最終達到主宰朝政的目的。
楊駿這一股腦的賜爵,結果只會得不償失。在異己者眼裡,這些爵位是皇帝恩賜的飛來橫福,與你楊駿無關。再說這點小恩小惠也不足以讓人家改變立場,楊駿禮物是送出去了,可照樣還是捱罵;
而在那些投靠了楊駿的人眼裡,又覺得自己不受重視,古人云“以國士待我者,我必以國士報之,以眾人待我者,我必以眾人報之”,我把我心託明月,不曾想在你楊駿眼裡我不過泯然眾人,於是難免有點心灰。
此外,楊駿的時機也把握得不好。左軍將軍傅祗就對他說:“未有帝王始崩,臣下論功者也。”——武帝剛死不久,你就跟慶功似的大發賞錢,你什麼意思啊?
散騎常侍石崇、何攀兩人也勸他:“哪有像你這樣把爵位當傳單一樣濫發的,當年武帝受禪和平定江南都沒有這麼大規模的賜爵,晉朝的天下要流傳萬世,照你這樣亂搞下去,幾代以後這普天下人都是王侯,就沒有平民百姓啦。”
楊駿不聽勸,他覺得自己如此錦囊妙計,怎麼可能有錯?
於是永熙元年(公元290年)五月丙子,武帝下葬五天後,惠帝下詔:“增天下位一等,預喪事者二等,復租調一年,二千石已上皆封關中侯。”同時又加楊駿升官為太傅、大都督。
晉王朝一夜之間冒出數百個侯爵。爵位濫賞是亂世的特徵之一,如今國未亂、賞先濫,令有識者憂心。
隨後,楊駿又開始排擠武帝朝的老臣,也就是當年輕視過、嘲笑過他的那幫老臣。楊駿採用的手段是學習當年武帝對付齊王攸,永熙元年八月壬午,惠帝冊立十三歲的廣陵王司馬遹為太子,楊駿說太子的教育關係到國家的命運,所以一定要慎重選擇賢能來做太子的師友。以此為藉口,楊駿開出名單,將他所嫌忌的老臣統統趕到東宮去陪太子讀書。
這張名單華麗無比,其中有武帝時期的尚書何劭、吏部尚書王戎、右軍將軍裴楷、中書令張華、中書令和嶠。這六人之中,何劭、王戎、張華後來都做到了晉朝的三公,當時太子東宮的陣容比惠帝朝堂之上還要強大。
有經驗的老臣去了東宮,朝堂上就由楊駿獨斷專行,結果他卻連連出醜。
早在惠帝即位的當天,楊駿就狠狠地出了一番醜。司馬衷登基當日,改武帝太熙元年為永熙元年,這其實是違反禮數的。
按照《春秋》之法,國君即位都是逾年而後才改元的,為什麼呢?東晉的習鑿齒對此做了解釋:“緣臣子之心,不忍一年而有二君也。(所以未逾年就改元的行為)今可謂輒不知禮也。”那意思是說,年號是皇帝御宇的一個標誌,臣子們對先帝存著敬愛與思慕之情,不會忍心一年之內就忘懷先帝,捨棄先帝的年號。晉惠帝迫不及待的改掉了父親的年號,是不懂禮數的不孝行為。
仔細推敲一下,其實這件事楊駿也很無辜。改元這種事情不需要楊駿親力親為,直接經辦人是太常卿,太常手下有太常博士、太常祭酒等等一整套人馬,個個都是飽學廣識的專業人士,精通禮儀儒法是他們的基本素養。楊駿不學無術,但是這撥人沒理由不知道“逾年改元”的規矩,可能他們是想諛媚楊駿,所以才違心地依從楊駿的瞎指揮;或者他們就是想看楊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