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第1/2頁)
春溪笛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等看完信,平西王一下子冷靜下來。
這種時候要是西南出了什麼事,無疑是一記耳光扇在他臉上, 所以平西王太妃考慮得也有道理, 要接她們入京也得考慮西南邊境的安穩,絕不能再從西南抽調兵馬護送。
是他有點急切了, 想著這邊才堪堪穩住局面,便打算直接讓樊延從邊軍調人。
平西王心裡記掛著母親, 面對滿桌佳餚也無心下嚥,叫人先把飯菜撤了, 又叫來幾個幕僚商量如何穩妥地把平西王太妃接到京城來。
要是天下太平, 平西王太妃直接動身也沒事, 可他們率軍直抵京師,沿途卻是有許多亂軍沒來得及整肅, 不知藏了多少賊軍亂匪。
要是平西王太妃半路上出了什麼意外,他即便當了皇帝心裡也不會安寧。
「為了太妃的安全著想, 太妃娘娘她們赴京之事宜徐徐圖之,眼下還是先準備好後日登基之事為好。」幕僚們勸道。
他們大多是鶴慶先生的學生,對外戚和世家都警惕得很。
平西王太妃以前在西南有著說一不二的威望,平西王又十分孝順她, 平西王太妃太早抵京說不準有機會幹預朝政。
前朝太后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讓後宮婦人把手伸到前朝來著實貽害無窮!
平西王聽了不甚滿意, 皺著眉問道:「那你們說說該怎麼個徐徐圖之法?」
幕僚不疾不徐地說道:「等大王登基後就能立即派人接管沿途兵權,一鼓作氣清肅地方上的亂象。到那時候就不需要數萬兵馬護送太妃娘娘她們入京了。」
平西王道:「這樣的話怕是得耽擱不少時間。」
「一切以穩妥為上,太妃娘娘已經年近六十,本就經不得舟車勞頓,要是路上再遇上什麼意外,怕是於鳳體不利。」幕僚從平西王最在意的角度勸說起來。
平西王點頭應下,當即給平西王太妃回了封信讓人快馬加鞭送回西南去。
如今京城每夜都實行宵禁,街上沒什麼人走動,百姓們噤若寒蟬。聽到馬蹄聲經過,有人探出頭去看了眼,很快又收回目光,心裡不免有些惶惶然:他們這位新皇到底是怎麼樣一個人?希望不會更加昏庸吧!
遠在西南的寇世子等人不知曉京城的情況,更不知道有人已經忌憚起平西王太妃會不會幹政來。
寇世子早就跟著姜若皎出去買了不少年貨。
本來因著他爹馬上要登基的事寇世子都煩得沒心情鬧騰,結果早上他起來一想,這可能是他們在西南過的最後一個除夕了,又差遣興福他們裡裡外外地忙碌起來,要好好過完個熱鬧年。
寇世子把家裡的事安排下去,又跑去姜家食肆那邊跟著姜若皎忙活,一個除夕過得十分充實。
翌日一早,寇世子又早早跑去找姜若皎,與她約好騎馬去鶴慶書院一趟。
現在大勢已定,他們在西南這邊又可以自由活動了,只要多帶些人手就可以。
姜若皎也惦記著陳夫子他們,跟著寇世子回王府牽了馬,帶著批王府親兵出了門。
鶴慶先生都站出來支援平西王了,他們的身份自然也沒必要再瞞下去,該正是和陳夫子他們見個面了。
要是柳春生他們也在書院的話,正好可以一次性攤牌!
兩人出了城,踏著熟悉的官道前往鶴慶書院。
過去幾個月他們分明也才走了這條路幾次,可是總感覺沿路的風景都看熟了,一山一水都盡在心中。
只是那短暫的騎著驢兒去書院的日子,從今以後怕是一去不復返了。
寇世子看著一輪紅日在天邊升起,轉頭和姜若皎討論起來:「這會兒父王怕是已經登基了吧?」
他雖然馬上要有個皇帝爹了,對登基過程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