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第1/2頁)
春溪笛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夫子們都不知曉姜若皎兩人的身份, 只當姜若皎兩人是鶴慶先生的遠親。
看了姜若皎她們的表現就起了愛才之心, 夫子和煦地問明他們的分齋意向才取出兩套不同的題幫他們摸底。
發下卷子, 夫子告誡道:「不必全部做完,能做多少是多少。這次考核只作為分齋參考,並非要決定你們的去留,會就會,不會就不會,不要弄虛作假。」
姜若皎兩人連連點頭,分坐兩邊看起題來。
他們的分齋意向不一樣,拿到的考題也不一樣,直接抄答案是不可能的,不過還是得提防他們相互通氣,所以夫子端了杯茶坐在上首監考。
姜若皎輟學三年多,期間卻時常陪著妹妹看書,經義沒落下多少,答起題來幾乎不必停滯,直至後頭需要寫策論文章了,手裡的筆才慢了下來。
寇世子則是頭一回遇到這麼多五花八門的題目,很多題他根本看不懂,只得坐在那絞盡腦汁地冥思苦想。
既然只是分齋考核,書院沒給他們科舉那樣長的時間,眼看三炷香燃盡了,夫子便起身宣告考核結束。
接下來姜若皎兩人去辦完正式的入學手續,被負責接待新生的人告知往後一日三餐可以去食堂買或者自己帶米蒸飯。
姜若皎做了一早上的題,不打算自己做飯了,與寇世子一起前去食堂踩點。
兩人走到食堂處,便見不少人下學了,前去取食堂代他們蒸好的飯。
書院生員們自己帶了米和餐具,早上按時按點放到蒸飯的地方,書院食堂就會代他們把飯蒸好。
有了米飯,家境寬裕些的可以到食堂買些肉菜下飯,家境不好的頓頓就著醬油或者鹹菜也能填飽肚子。
寇世子還是頭一次見到這麼讀書人湊一起吃飯,且吃的大多是糙米配鹹菜,看著寒磣得很。
他跟著姜若皎買了兩個卷餅坐下後,忍不住和姜若皎議論:「都讀書了,還吃不起好的嗎?」
要是天天給他吃那種東西,他可能用不著幾天就打退堂鼓了。
姜若皎道:「許多人都是舉家湊錢供出來的,光是湊齊束脩就很不容易了。何況他們到書院來讀書,往往一讀就是好幾年,這期間家裡便少了個幹活的。只要他們一天沒熬出頭,家裡的賦稅徭役就得其他人分擔,他們真要拿著家裡的錢出來吃香喝辣,心裡哪裡過意得去?」
姜若皎以前接觸過不少州學生員,熟悉起來就知曉了,那些個時常結伴到食肆吃吃喝喝的都是家境不錯的。
尋常寒門子弟哪怕來過,那也是同窗頻頻邀請之下才來上一回,絕不可能逢上休沐日就到外面胡吃海喝。
寇世子出身王府,自是不必考慮什麼賦稅徭役的,根本沒聽說過這樣的事。
經姜若皎這麼一講,寇世子也沒再嘲笑那些讀書人吃得寒酸了,反而摩拳擦掌地道:「人不吃肉身上哪有勁,怪不得他們一個個看著都能被風颳跑。等我以後賣畫再得了錢,就請大夥一起吃肉!」
姜若皎道:「好。」
她知道寇世子不是開玩笑,從前他每次賣畫得了錢也是拿來請那群狐朋狗友玩耍,很有些「千金散盡還復來」的瀟灑勁。
他那些狐朋狗友倒也不是全無優點,只是其中混了些汪鴻才那種居心叵測的人罷了。
兩人本是飯桌上閒談,鄰桌卻有人把他們的話聽了去,嗤笑道:「口氣倒是不小,你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毛頭小子,賣個畫還能讓大夥都能吃上肉?」
姜若皎與寇世子轉頭看去,只見鄰桌坐著個十七八歲的少年郎。
這傢伙分明也是儒生打扮,衣領卻落拓不羈地半敞著,長相那也是風流俊逸,瞧著比寇世子更不像來讀書的。
寇世子年初剛被他爹孃打擊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