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第2/2頁)
[加]羅伯特·查爾斯·威爾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文畫了一張圖給我看。我在布滿灰塵的拼花地板上把那張圖重畫一遍給伊娜看。那是一條水平線和一條垂直線構成的坐標圖。垂直線代表人口,水平線代表時間,還有一條鋸齒狀的趨勢線穿越整個坐標。趨勢線的角度比較接近水平。
伊娜說:&ldo;這是從時間來看人口的消長。我懂的大概就是這樣,可是,這條線究竟代表什麼?&rdo;
&ldo;代表任何一種動物在一個穩定的生態體系中的數量。可能是阿拉斯加的狐狸,貝里斯的吼猴。生物數量會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而產生變動,例如寒冷的冬季,或是掠食動物增加了。不過,至少短時間內數量是穩定的。&rdo;
然而,萬諾文曾經說過,如果我們從比較長的時間來觀察那些懂得使用工具的智慧生物,會出現什麼現象呢?我又畫了另一個坐標,不過,這次趨勢線的方向穩定地趨近垂直。
我說:&ldo;我們可以說這張是人類的坐標圖。人類開始學會累積他們的技術。他們不但自己會敲打火石引火,還會教別人敲,並且懂得有效率地分配工作。團隊合作可以創造更多的食物。人口開始成長。合作的人愈來愈多,愈來愈有效率,也就創造出更多的新技術: 農業、畜牧、閱讀、書寫。人類學會了閱讀和書寫,就能夠更有效率地讓更多人分享技術知識,甚至能夠將這些技術知識留傳給後代的子孫。&rdo;
伊娜說:&ldo;所以曲線就向上揚了。到最後,地球將會人滿為患。&rdo;
&ldo;噢,不會的。還有其他的因素會把曲線拉平。經濟愈來愈繁榮,科技愈來愈發達,這一切都真正發揮了功效。人類一旦生活富足安定,就會希望限制人口的繁殖。他們的方法就是科技和控制生育。萬諾文說,最後這條曲線又會回復水平。&rdo;
伊布伊娜好像有點困惑。&ldo;這麼說起來,人類不就沒有問題了嗎?沒有饑荒,也不會人口過剩?&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