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第1/4頁)
潘海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當下就搖頭說不行,這麼多棺材擺在這兒如果不去查明一下,心裡總不踏實,萬一這些棺材有明堂,冒然進村或許死的更快。
我接著又對他說,如果你怕的話就先站在這兒等我,我去去就回來。結果可想而知,他哪敢一個人站在這兒等呀,看了看四周,到處都是棺材,急忙搖頭說還是跟著我一塊去吧!
就這樣,我們兩個人慢慢的往前方的一口大棺材靠了過去……
很快,我們就來到了棺材旁邊,只見這口棺材看上去很舊了,顯得有些年頭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眼前這口大棺材都腐爛的差不多了,上面的油漆都顯得斑駁不全,原本應當是通身漆黑的油漆也只剩下一小部分的的地方能看到了,而在棺材的頭上,倒是那個用紅漆寫的&ldo;福&rdo;字很顯眼。
打量完一口大棺材,接著我便來到了棺材的另一頭,這一頭寫著一個大大的&ldo;壽&rdo;字,正好與棺材頭上的那個&ldo;福&rdo;字相呼應。我叫楊權站在棺材的另一頭,準備兩人合人將棺蓋開啟。
可是哪成想這棺蓋竟然沒有釘棺釘,結果輕易就將棺蓋給推開了。棺蓋一開啟,我便用手電話裡頭照去,裡面躺著一具屍骸,腐爛的只剩下衣服和一具白骨了。
看到這裡,我倒是放鬆了不少,最起碼這棺材裡的一切都還算正常。其實我最害怕的是這些棺材裡的屍體變成蔭屍,因為這些棺材都是露天這麼隨隨便便的扔在這兒,加上常年風吹日曬,棺蓋少不了腐壞,這樣一來就會被月光直接照射,棺材裡的屍體若是常年不腐,又吸收到月光照射,那就有很大的可能變成殭屍了。
接著我們又去察看了一下另外幾口棺材,有些棺材棺蓋都沒有,不過好在屍體都早已成了白骨。
這時,楊權問我,這些棺材裡的人會不會就是苗家村的村民們。
我點點頭,認同了他這個猜測。接著我拍了拍手,說:&ldo;行了,咱們趕緊進村吧!&rdo;
可是當我抬頭往前方一看時,卻不由一驚,因為前方之前明明還亮著燈火的地方,如今卻不知道何時變得黑燈瞎火了!
這事雖然有些蹊蹺,但是我也沒有多想,還是繼續往那個地方走了過去。慢慢地,當我們繼續走了一段路後,我們來到了之前亮著燈火的地方,我們打眼一看,眼前竟然是一座雕樑畫棟,但卻顯得非常破舊的宗祠!
宗祠正門上方立著一塊略顯斑駁的牌匾,上書四個大字:苗家宗祠!
☆、第三十三章 鬼祠
一看到這棟破舊的宗祠大門上的這四個大字,我自然知道這應當便是苗家村當年所建的宗祠了。
宗祠,又稱宗廟、祖祠、祠堂。是供漢民族設祖先的神主牌位、舉行祭祖活動場所,又是從事家族事務活動的地方。通常是在祖先最先居住的地方,將舊房改建成祠堂;一些家族建宅時,往往先建祠堂。祠堂一般多位於正寢(前堂)東側,講究的有三間二外門。正大門平常不開,只在春秋二祭或族人議大事時開啟。正廳外,有儲藏祭器、遺書的小房子,環繞成一個獨立的建築群。普通的祠堂只有一間正廳,正廳內設4個龕(也有8-10個龕者),龕中置一個櫃,內藏祖宗牌位(稱&ldo;神主牌&rdo;),4龕神位依次為高祖考、高祖妣和考、妣的官位、姓名字號。每龕前各設一矮長桌,用以擺放祭品。一些宗祠裡,凡本族新添男丁要貼張紅紙在柱上,上書xxx長子(或次子等)、取名xxx,以示到祖先面前報到。
只見眼前是座高大門樓,門樓前後兩向各有六根木柱,五根月梁和四根方梁,結構嚴謹,佈局勻稱。方梁梁面雕刻精緻圖案,中間前一根為&ot;九獅滾球遍地錦&ot;,後一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