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第1/2頁)
[俄]尼·伊·雷日科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德軍的勝利將使閣下有可能實現閣下提出的建設新歐洲的計劃,並將其擴大到東部地區。這樣一來,閣下便可以使烏克蘭人民作為歐洲各民族大家庭享有充分權利的自由成員之一,在自己的享有主權的烏克蘭國,實現這一偉大的計劃。
由此看來,民族主義者的宗旨不僅在於獲得獨立,而且在於參加和確立新的法西斯&ldo;秩序&rdo;。&ldo;總理&rdo;斯捷茨科還向義大利的墨索里尼、西班牙的佛朗哥和&ldo;獨立的&rdo;克羅埃西亞也發出類似的致敬信。
儘管發表了這些忠心耿耿的宣告,但德國當局仍然認為,宣佈烏克蘭獨立是不能允許的。他們不需要這樣的&ldo;小兄弟&rdo;,他們需要聽話的奴隸。
1941年7月,班傑拉和他的幾名同夥被逮捕,送到柏林被軟禁起來,後來又送到集中營。儘管不斷遭到逮捕,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組織成員,既包括班傑拉分子,也包括梅利尼克分子,仍繼續指望德國人發善心,還在宣傳德國人的&ldo;解放使命&rdo;思想。
在1942‐1943年間,烏克蘭的民族主義軍事組織是一些人數眾多的分散的部隊,他們時而聯合,時而分散,相互為敵,常舉行談判,簽署備忘錄和宣告。
烏克蘭還有一個民族主義軍事運動也需要交代幾句。這裡指的是烏克蘭起義軍。這支部隊的人數大約有兩萬。烏克蘭的一部分警察進入該軍,使它得到補充,因為德國當局把烏克蘭警察換成了波蘭警察。烏克蘭起義軍的安全部門還積極消滅政治敵人和論敵。
必須指出,曾經存在過兩支同一名稱的軍隊。先有的一支是民族民主主義者塔拉斯?博羅韋茨(化名塔拉斯?布利巴)的軍隊。雖然此人就政治信仰而言是個民族主義者,但他並未加入烏克蘭民族主義組織。1939‐1941年間,博羅韋茨‐布利巴在尋找同盟者期間,同德國軍事諜報機構阿伯韋爾建立了聯絡,後在蘇德戰爭爆發前返回蘇聯。
在戰爭頭些日子,&ldo;布利巴分子&rdo;在羅夫諾州同紅軍撤退部隊以及內務人民委員部的部隊作戰。後來他們又同紅軍被打散的殘部進行鬥爭,同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其他投敵分子一起,有好幾個月都在努力消滅紅色遊擊隊,並把他們從所謂&ldo;森林邊緣地帶的盆地&rdo;驅趕出去。
1943年 2月和 3月,烏克蘭民族主義組織(多數)就隊伍加入烏克蘭起義軍一事作出決定。班傑拉分子從1943年4月份起開始利用烏帕(烏克蘭起義軍)這個縮寫詞。為了避免混亂,博羅韋茨‐布利巴於1943年7月將烏克蘭起義軍更名為烏克蘭人民革命軍。但就在1943年8月,烏克蘭人民革命軍的一部分部隊便被強制解除武裝,其士兵轉入烏克蘭起義軍。博羅韋茨戰後住在美國,1981年死於該國。
博羅韋茨的歷史在一定程度上對烏克蘭民族主義分子具有代表性。1941年同法西斯分子合作,從1941年到1943年又同他們進行鬥爭,從1944年末起,當德國人不得不改變其&ldo;東方政策&rdo;時,又同他們合作。
班傑拉分子於 1944年 2‐3月間建立烏克蘭起義軍的原因是,1942年和1943年之交西烏克蘭大地上出現大量紅色遊擊隊,當時他們完全控制了該地區森林中的局面。班傑拉分子配合德國法西斯同遊擊隊進行鬥爭。烏克蘭起義軍的領導人之一是這樣說明他們同法西斯的關係的:&ldo;他們給我們槍枝,我們給他們黃油。&rdo;
根據一些歷史學家的意見,烏克蘭起義軍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不由自主才成為德國人在前線的直接同盟軍的。德國諜報機關在評價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