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第2/2頁)
[俄]尼·伊·雷日科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運動的活動有所說明,必須對上個世紀的近現代史做些題外說明。
烏克蘭民族主義運動起源於內戰時期。當時在解體的俄羅斯帝國和奧匈帝國領土上,一下子誕生了兩個烏克蘭國家‐‐烏克蘭人民共和國和西烏克蘭人民共和國。
十月革命以後,中央拉達不承認蘇維埃政權,它規定了自己政權的新邊界,在前蓋特曼政權的轄區內確立了烏克蘭自治。可是根據什麼原則把諾沃俄羅斯和今哈爾科夫州、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等歷史上大俄羅斯居民居住的地方也劃了進去,就弄不清楚了。後來,蓋特曼斯科羅帕茨基取代拉達,並把塔夫裡亞也並了進來,塔夫裡亞現在是赫爾松州轄區的基本部分。
1920年,蘇維埃烏克蘭佔領了第聶伯河左岸地區和一部分右岸地區。人口數量達3250萬。波蘭獲得了一塊面積佔第二位的土地‐‐加里西亞和沃倫,俗稱西烏克蘭,人口為1020萬。羅馬尼亞分得北布科維納以及多瑙河與德涅斯特河之間的黑海沿岸地區。捷克斯洛伐克則把外喀爾巴阡地區併入版圖,正式名稱叫喀爾巴阡羅斯。
為了保住新政權,蘇維埃烏克蘭在文化領域獲得了充分自由,而政治活動自由則受到了不大的限制。
赫里斯季安?拉科夫斯基雖說是保加利亞猶太人出身,但卻是烏克蘭歷史上最狂熱的主張烏克蘭化的人。在共和國俄羅斯人居住地區推行所謂的烏克蘭化,實行最殘酷的社會文化壓迫,其實並非始於1991年,而是始於1919年。那時,甚至把&ldo;烏克蘭精神&rdo;之父米哈伊爾?格魯舍夫斯基也從僑居地請了回來,並立即把他奉為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科學院的院長,兩年之後他還當上了蘇聯科學院院士。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