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的四月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隔閡。
中後院的軋鋼廠員工骨子裡有種大廠的優越感,看不起前院的一盤散沙,也怪前院,九戶人家,愣是沒有同單位的。
可惜了,又沒看見四合院一美。
都不上廁所的嗎?
楊慶有暗自嘆息。
夕陽西下,只留一絲紅霞,遠遠的傳來聲聲鐘響,大夥開始清理地面上殘留的泥土。
五點了,工人們已經開始下班,各位姐嬸們著急回家做飯。
“先彆著急走。”
楊慶有匆匆洗了把手,回到內屋,取出早就晾在炕上的燒餅。
鄰居幫你是人情,送鄰居燒餅同樣也是人情。
“謝謝楊哥。”
馮勇最積極,毫不客氣的接過燒餅,就往嘴裡塞。
“想得美,還沒到飯點,吃什麼吃。”
馮嬸奪過燒餅,踢了一腳自家兒子,轉頭對楊慶有道謝:“小楊,那嬸就不客氣了。”
客氣的不是三分錢,是那二兩糧票。
“嗨,說這話多見外。”
一共也發不了幾個燒餅,東廂的李師傅全家就倆人,一個上工,一個上學,沒來幫忙。
剩下的即使大人沒來,孩子都沒落下,全蹲院門後和泥巴玩。
楊慶有沒區別對待,凡是來人的,一家不落,一共送出去了八個燒餅。
這年頭孩子懂事的讓人心疼,除了馮勇,剩下的全都拿著沒吃,美滋滋的往家跑,
尤其是李奶奶的孫子,邊跑邊喊:“奶奶,楊哥給咱家一個燒餅。”
這一吆喝不得了。
在院門一塊玩的孩子中,有一名人,曰:棒梗。
俗話說好,小孩三歲看小,七歲看老。
八歲的棒梗以得賈張氏三分真傳,堪稱95號孩子王,沒小孩敢惹。
只見他拽著楊慶有的衣角,瞪大了雙眼,理直氣壯的問道:
“我們家的燒餅呢?趕快給我。”
楊慶有一腦袋問號,這誰家孩子?
“你叫什麼名字?哪家的孩子?”
“我叫棒梗,賈東旭是我爸。”
哦!
一美的兒子,難怪。
楊慶有恍然大悟。
小楊同志一臉壞笑:“那你媽媽叫什麼?”
“我媽是秦淮茹。”
“就是見天蹲水池旁洗衣服的那個嗎?”
“啊?你管這麼多幹什麼,和你有什麼關係。”
“你不說,我怎麼確認你是棒梗,萬一是別院的孩子冒充的,豈不是讓別人佔了便宜。”
這會兒八歲的棒梗已經開始迷糊了。
“額....洗衣服的有好幾個。”
楊慶有諄諄教導:“那你媽媽有什麼特徵。”
棒梗歪著腦袋,開始努力回想應該怎麼描述自己媽媽。
“我媽漂亮,頭髮最長,屁股最大。”
棒梗呲著大牙,對自己的描述很滿意。
還得是你啊棒梗。
楊慶有揉了揉小屁孩的蘑菇頭,笑道:“好孩子,沒錯,你就是棒梗。”
說罷,把油紙包裡的最後一個燒餅,給了面前的小屁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