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的四月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專業的就是不一樣。
李公安捆人的手法,一看就是練過的,繩子沿手腕繞了兩下,一穿一折,就成了。
楊慶有還沒看明白,繩子上已經串了倆人。
啥時候都不乏缺心眼的,中分那小子就是,被捆時還敢舔著臉求情:
“公安同志,您輕點,我們又不跑。”
鐵面無私的李公安是容易講話的?迎接他的是一個大嘴巴,外加呵斥聲:
“老實點,別特麼找不自在。”
楊慶有在一旁,默默為他點了個贊,人李公安都說了自個覺悟高,你還敢找茬,是個漢子。
專業的活,楊慶有幫不上忙,只能在旁邊看著,待捆完人後,恭恭敬敬的遞上一根菸,嘴裡稱讚道:
“李哥捆的結實。”
李公安也是個實誠人,謙虛的回道:
“這算什麼,回頭哪天端黑市時,帶你見見世面,不是和你吹,我一根繩能栓二十個人,保準結結實實的,中途一個跑不了。”
楊慶有猛點頭,不佩服不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捆人的手藝,即便不是狀元,也是拔了尖的存在。
這年頭的公安不像後世,腰裡彆著橡膠棍和噴霧,頂多了加個電擊槍。
這會兒不一樣,個個腰裡彆著槍,能biubiu的那種,你敢跑,他敢真開槍,回頭還不用寫報告,要多省事就有多省事。
李公安亦是如此,走在最後,一手拉著繩子,一手拎著手槍,前面串著的六個“螞蚱”,老老實實的往派出所走,不敢有別的念頭。
告別李公安,楊慶有轉身進院。
一進的院子和農村大院沒多少區別,就是東西兩側多了三間廂房,連個倒座兒都沒有。
豆豆正蹲北間東廂房門口刷飯缸,見楊慶有進了院門,遠遠的站起來打招呼:
“楊哥,這邊。”
楊慶有一瞧,那不是自個的飯缸嘛!連忙上前奪過來,教訓道:
“大冬天的,也不嫌冷,都沒有油水,刷什麼刷。”
“誰說沒有油,你瞧!”
豆豆舉著雙手,仔細一看,倒也能看到一點油光。
就這?
楊慶有心說,你吃完飯,往手心吐口唾沫,油水都比這多。
他懶得和一孩子較真,便拎著豆豆進屋,推門前問道:
“糖塊藏好了?”
豆豆呲著大牙,小聲回道:“藏了一半,剩下的給媽媽了。”
楊慶有樂了,小屁孩還挺聰明,知道這年頭糖是好東西,進了媽媽的口袋,想再吃可就難了。
他開口誇道:“好小子,乾的真棒。”
豆豆家怎麼說呢?
一間廂房,不到二十平米,中間拉了一道簾子,外面留了四五平米的空當客廳,後面是張大炕。
嗯....
比較簡陋。
恍惚間,楊慶有覺得自個有點矯情,原來兩間倒座房也是一些人可夢而不可求的,自己還嫌棄什麼?
“小楊來了,這是豆豆媽,你叫陳嬸就行,這是王奶奶。”
中間布簾開著,韓民生見楊慶有進了屋,熱情的給他介紹人。
楊慶有不是靦腆人,禮貌的回道:“陳嬸,王奶奶你們好,我叫楊慶有,韓哥同事。”
說完又覺得不對勁,陳嬸韓哥的,總感覺有點亂。
豆豆媽斜坐在炕上,背靠著牆,笑著說道:
“叫什麼陳嬸,以後叫嫂子,平白把我叫老了。”
豆豆奶奶靠在炕的另一頭,緊接話茬說道:“甭聽小韓的,叫嫂子就成,來小楊,過來坐。”
說話間,豆豆奶奶拍了拍炕,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