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第1/2頁)
宋鎮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目前所知最大的方國之邑,應數四川廣漢三星堆商代早期偏晚古城,據說是蜀國早期都邑所在,平面呈長方形,面積約220萬平方米,略高於中原愜師商城。其東垣殘長1000米,南垣1800米,西垣殘長600米,北界臨河,城內中軸線上分佈著三星堆、月亮灣、真武宮、西泉飲四處臺地,以及1929年發現的玉石器祭坑和1986年發現的兩個大型祭把坑1。顯見城區規度重在&ldo;定其人神所居&rdo;,與中原王邑有明顯的一致性。城內城外分佈的居民聚居點,主要以居宅、玉石器作坊、製陶窯址和墓地為框架內涵,表明了族氏分片居住體系和方國經濟功能所在。城區中部三星堆一帶發現房屋基址10餘座,(圖10)可分甲、乙兩組,甲組11座,乙組4座,有穿鬥式或抬梁式樣卯結構廳堂,面積達76平方米,又有面積20~30多平方米的帶屏風式隔牆的地面木構建築,還有面積在10餘平方米的圓形、方形、長方形木骨泥牆小型建築,室內施白膏泥地坪1。成組和分等次的房屋,已超出一般居宅的功能,當為方國上層貴族集團的宮室建築群體。
商代方國中心所在邑,有的並無城垣。如北距廣漢三星堆古城約40公里的成都十二橋遺址,是成都平原上又一方國貴族統治集團宮室建築群體所在,面積約15萬平方米。出土陶紡輪上文字,與所謂&ldo;巴蜀文字&rdo;不同,與殷墟甲骨文字系統相接近,還有甲骨占卜之俗,這裡與中原地區應早有交往。宮室群是由形制不一的大中小型房屋組合而成,(圖11)主體建築為一座面積達1248平方米的大型幹蘭式房屋,帶有廊廡,基礎以設地梁打槽栽樁,樟卯起架,木板鋪地,編竹夾牆,茅茨敷頂2,工程複雜宏大,堪稱當地建築史上的精華。其北羊子山上又有大型祭臺,臺高10米以上,共三級,邊長103米見方,土坯砌牆,內填土層層夯實,用土量約7萬立方米3。若以一人一日起土1立方米計,需7萬工日,以1千人勞作,要化70天築成,且尚未計作土坯、運土、夯築等所需工量。這支方國自有相當的政治和經濟實力。
長江以南江西清江吳城商代中晚期遺址,或說是&ldo;耑&rdo;國都邑所在4,亦未曾&ldo;築城以衛君,造郭以守民&rdo;,僅以居宅、大面積窯區、鑄銅坊址、墓地構成邑內主體框架。從出土陶文看,與甲骨文屬同一系統,出土銅器、石範等,既有中原商文化因素,又有地方土著獨特風格。在遺址中部一帶,發現一段長39米、寬12米左右的路面,由卵石、陶片屢雜築成,上復一層三合土硬麵,路面兩側殘存對稱有序的立柱洞,屬一長廊式通道,與西北建築基址和紅土臺座臺地相連,很可能是宗廟祭把建築群及祭社地1。遺址西北坡地,是當時龍窯和其他型別製陶窯址所在2。遺址南部有平民聚居地,與墓地相屬,居宅是些半地穴式長方形棚屋,面積僅4~7平方米,室內有灶臺,有的居宅間距5米左右3。近在遺址東約20公里的新幹大洋洲,發現同一時期的大型墓葬,出土青銅器480餘件,內青銅鎖有大小6秉,又有玉器1072件,陶器356件,墓中至少用了1位幼兒、1位未成年孩童和1位青年殉葬,墓主非方國君主莫屬4。很可能這裡即&ldo;耑&rdo;國的王陵所在。
商代東土的方國君主,好營築巨大陵墓,用大量人牲殉葬,以貴重馬車作祭,極近殷人之風。如山東益都蘇埠屯&ldo;亞醜&rdo;國墓地,先後發現大型墓兩座,中型墓四座,小型墓四座,車馬坑一座。其中一座四墓道大墓,墓室面積達157平方米,殉人達48個之多;另一座大墓的墓室四角各有人頭一個,並放一戈一盾,像是充任禁衛的5。唯其都邑所在尚未得知。
可慶幸者,山東膝州前掌大商代遺址的發現,提供了考察東部